-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秦朝的法律制度 (公元前221年一一公元前2O6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为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开创了新局面。秦朝统治者为了巩固统一的成果,建立了相当完备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秦朝法制的指导思想 秦朝建立后,继续推行商鞅变法以来的法家思想和政策。其中,韩非的以法治为中心,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对秦始皇政权和法制活动影响极大,成为其指导思想。秦朝的法制指导思想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法令由一统 这有两层意思,其一是全国都要实行统一的法律令。秦朝建立以后仍沿用战国时秦国的法律。从湖北云梦出土的法律令文书来看,秦朝把原来秦国的法律令推行到全中国,作为全国统一的法律令。其二是最高立法权属于皇帝,“法出于一”、由皇帝“制作明法,臣下修饬”。皇帝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独裁,用以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二、 事皆决于法 秦始皇规定以吏为师,事皆决于法。这本来是战国时新兴地主阶级“以法治国”的主张。秦朝建立后,仍以此做指导,加强立法,做到凡事“皆有法式”。故后人称“秦法繁于秋荼,而网密于凝脂”。 三、以刑杀为威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法网严密,以致人们动辄触犯刑律; 二是严刑重罚。这是商鞅轻罪重刑思想的继续和发展。 第二节 秦朝的立法概况 一、立法活动 秦朝的立法活动,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统一六国以前,一是统一六国以后。前一个时期是作为战国时期诸侯国之一的秦国,后一个时期则是统一后的秦朝中央政权,因前一个时期的立法在统一后的秦王朝仍然有效,因此,可视作秦朝立法的一部分。 战国时期,秦国大规模的立法活动起自商鞅变法,商鞅在《法经》的基础上制订了秦律,同时制订了一系列单行法规,如《垦草令》、《为田开阡陌令》、《分户令》等。商鞅为秦国制订的这些法令,直接促进了秦国封建政治、经济的发展,为秦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 商鞅死,秦法不败。经历代君主的增删修改,秦律的内容得到进一步充实。从《云梦秦简》反映的情况看,秦统一以前的法律已经相当丰富了。 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改变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割据而造成的“律令异法”的局面,首先废各诸侯国法,将秦原有的法律加以修订,推行全国,建立了统一的封建法制。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由丞相李斯主持“明法度,定律令”,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立法活动。这次立法对秦律有些什么修订和补充,史无记载。《云梦秦简》也只记载了秦始皇三十年以前的部分法律,不包括李斯这次立法的内容。 秦始皇死后,秦二世根据赵高的建议,也曾“更为法律”。 尽管秦短促而亡,立法工作却是比较活跃,法律内容也是相当丰富的。 二、法律形式 秦朝的法律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制诏。这是皇帝针对某事发布的带有规范性质的命令。秦始皇初并天下,便更定名号,自称“皇帝”,其命曰“制”,其令曰“诏”,成为秦朝具有最高效力的法律形式。 (二)律。这是经过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系统的规范性文件,由国家颁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是秦朝法律的主要形式。 (三)程。这是关于劳动定额等确定额度的法规。程就是标准、额度。秦律中的《工人程》就是关于官营手工业生产定额的规章。 (四)课。这是对官吏考核、检验方面的专门法规。秦律中的《牛羊课》就是关于考核畜牧官吏对牛羊畜养的法规。 (五)式。这是关于国家机关在某些专门工作中的程序、原则及有关公文程式的法律文件。如秦律中的《封诊式》。 (六)廷行事。廷行事即判例。秦代的司法官吏可以援引已生效的判例,特别是中央廷尉所作的判例,来定罪量刑,因此成为秦朝的法律形式。 (七)法律答问。这是有关官吏代表国家对法律的内容、法律的适用、诉讼程序等问题所做的解释,这种解释也具有法律效力。 三、《睡虎地秦墓竹简》 1975年底,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了一大批秦始皇时期的竹简,其中大部分记载的是法律条文。这次发现,对于认识秦朝的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史具有重大的意义。 《睡虎地秦墓竹简》又称《云梦秦简》,其中提到的秦法规有20多种。刑事法规有《盗律》、《贼律》、《捕亡律》、《捕盗律》四种。行政法现有《置吏律》、《除吏律》、《除弟子律》、《属邦律》、《司空律》、《内史杂律》、《尉杂律》、《徭律》、《傅律》、《游士律》、《行书律》、《传食律》、《效律》共13种。经济法规有《田律》、(亦称《田令》)、《仓律》、《厩苑律》、《牛羊课》、《藏律》、《工律》、《工人程》、《均工律》、《赍律》、《金布律》、《关市律》共11种。军事法规有《军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