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钢板和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比较.docVIP

锁定钢板和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比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锁定钢板和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比较.doc

锁定钢板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比较 [摘要] 目的 比较锁定钢板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提供指导依据。 方法 将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住院的28例锁定钢板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设立为a组,另选择同期行动力髋螺钉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8例设立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等。 结果 ①a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b组、术中出血量多余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a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显示,其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for 1 year, group a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hip function harris score, its fin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group b,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手术方法 a组患者取仰卧位,患肢持续牵引,c型臂x线机透视,复位满意后。手术采用髋关节的标准外侧入路,取股骨大转子上方5 cm为起点,向远端做10 cm切口,将股外侧肌大粗隆附着点处的肌腱断开,将股外侧肌向前牵开,根据骨折类型有限暴露股骨近端,选择合适钢板,于钢板普通孔处钻孔后拧入普通螺钉,然后于钢板近端旋入套筒后钻入3枚导针,c型臂x线机透视确保其在股骨颈内;拔出导针后钻孔拧入锁定钉。最后剩余锁定孔分别钻孔后拧入锁定螺钉。b组患者选择dhs固定,切口选择髋关节外侧可显露大转子和骨折的部位,显露股骨上段和骨折部位之后在直视下复位,同时在c型臂x线机的透视下打入导针并扩孔、攻丝,最后顺导针拧入滑动加压钉,接着选用套筒钢板进行内固定。 1.3髋关节功能评定[3] 根据harris评定标准判断,优:骨折愈合良好,无畸形,髋、膝关节活动正常,行走无痛,能完全下蹲,日常生活同术前;良:骨折愈合,髋内翻≤5°,髋、膝关节活动稍差,患肢负重时有不适或轻度疼痛,不能完全下蹲,生活基本自理;可:骨折愈合,髋内翻5°、≤15°,髋、膝关节活动受限,行走时有中度疼痛,需扶拐,能自行坐立,生活尚能自理,但需要一定照顾;差:髋内翻15°或患肢缩短2 cm,非负重性疼痛,关节僵硬。 1.4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x±s) 2.2两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比较 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a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显示,其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随访1年髋关节功能比较 2.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a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7.2%),b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8例(28.6%),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n(%)] 3讨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老年人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且常合并不同程度的内科疾病。保守治疗可因长期卧床引起肺部感染、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心脑血管等并发症。因此,行手术早期内固定,可以使患者早期离床活动,从而减少死亡率和残废率。手术采用内固定方式较多,本研究通过比较锁定钢板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提供指导依据。 其中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是根据股骨近端特点,充分考虑该部位骨折生物力学特点,特别适合股骨转子下骨折的内固定,提供了一种类似内固定支架的作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的优势主要体现为只需小切口切开再插入钢板,每个锁定螺钉可以借助导向器经皮钻入,通过接骨板与骨骼固定,体现了微创外科技术原则[4];且锁定钢板仅以固定杆贴近骨面,接骨板与骨面无接触和压迫,减少对骨骼骨膜血运的破坏,另一方面锁定的螺钉与钢板锁定后形成一个整体,转移了钉与钢板的力矩,应力可以通过钉颈部传导到骨折的两端,而且部分锁定螺钉还可以形成角度,增加了拔出的应力[5];锁定钢板锁定的3枚螺钉使钢板上下端不会移位[6]。但是锁定钢板毕竟是髓外固定系统,杠杆力臂长,锁定钉无加压功能,不能对骨折处加压,是弹性固定,不利于早期下地锻炼。锁定钉是全螺纹,不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