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抗病虫棉花新品种邯棉103选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产抗病虫棉花新品种邯棉103选育.doc

抗病虫棉花新品种邯棉103的选育 杨玉枫 李世云 孟庆树 崔红印 韩永亮 邯郸市农业科学院 056001 摘要:邯棉103是以早熟、高产、优质、抗病的邯333为母本,以转基因抗虫棉GK-12为父本杂交,经枯黄、萎混生病圃定向选择培育而成。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抗虫、吐絮肥大、衣分高等性状,2007年3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冀中南及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 关键词:邯棉103 抗病虫 棉花新品种 The Development of Cotton Cultivar Hanmian 103 YANG Yu-feng , LI Shi-yun , MENG Qing-shu , CUI Hong-yin , HAN Yong-liang (Hand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ndan 056001, China) Abstract: A New Cotton Variety, Hanmian 103,was developed by hybrid method with Han 333 which was high-yield, high-quality and transgenic insect-risistance SGK-12 as partenal parent after directional selection in Cotton Fusarium Wilt and Verticillium Wilt Selection nursery.The characteristic of this variety is high-yield,wide adaptation,risistance to disease and insect ,ect. In 2007,it was released by Hebei Breeding Examination and Approve Commitfee .This variety is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mid-south of Hebei and Yellow River areas. Key words : Hanmian 103 Risistance to disease and insect New variety of cotton 项目来源:河北省科技攻关项目) 作者简介:杨玉枫(1970-),女,河北武安市人,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棉花育种研究。 邯棉103是邯郸市农科院棉花所最新育成的转基因棉花新品种,突出表现是抗棉铃虫、高抗枯萎、耐黄萎病、高产,对解决生产中存在的棉铃虫和病害逐年加重导致单产降低的问题,有积极的作用。2007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 亲本来源 1.1母本 邯333是邯郸市农科院通过远缘杂交育成的高产、抗病、优质的棉花品种,其亲本组合为早中375×92-615-11d,铃重5.4g,子指8.2g,衣分37.7%。 1.2父本 GK-12[2]是将Bt杀虫基因导入泗棉3号,系统选育而成。生育期125d,植株塔形,株高90cm。茎杆茸毛多,果枝上冲。叶深绿色,较厚,大小适中。铃卵圆形,铃重5.5g,吐絮畅,易采摘,絮洁白,籽指10g左右,衣分39%,比强度21.7cN/tex,马克隆值4.62,纺织均匀性指数142。 2 主要选育过程 1998年配制杂交组合,F1代冬天在海南岛种植; 1999年F2代枯黄萎混生病圃种植,在不防治棉铃虫的情况下严格进行筛选,选择抗病、抗虫性强、纤维品质优良的材料,好株混收,冬天海南加代,选择符合育种目标的单株; 2000年F4代扩大种植群体,继续在枯黄萎混生病圃种植,在稳定抗性及品质的基础上,注重产量及单株成铃、铃重、衣分等性状的综合表现。通过定向选择,实现抗病、抗虫、优质与丰产的协调统一。选择丰产、抗病、抗虫性强、纤维品质优良的单株海南加代扩繁。 2001年参加株系比较试验,检验品种(系)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其中编号为103的株系表现整齐、抗病、抗虫、结铃性强、铃大絮肥、产量高; 2002年103系参加了品系比较试验;表现出苗好,发育快,长势较强,整齐度好,抗病、抗虫,产量高;霜前皮棉亩产115.6公斤,比新棉33B增产27.5%,在参试品系中居首位。 2003—2004年参加冀中南春播常规棉组区域试验冀中南春播常规棉组d。株高中等,株型清秀,透光性好。第一果枝节位5-6节,叶片中等大,叶色较浅。出苗快,长势强,整齐度好。上桃快,结铃性强,铃卵圆形,中等大,铃皮薄,吐絮肥大,易采摘。纤维洁白,品质优良。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疯杈少、易管理,早熟不早衰。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