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届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命题人:刘瑜华
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2.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现有四幅我国省区挂图,如果图幅大小相同,那么按比例尺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仅指省区的陆地面积而言)( )
A.新、青、鲁、琼 B.青、鲁、新、琼 C.鲁、琼、新、青 D.琼、鲁、青、新
2.图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轮廓示意图,与该省相邻的国家是( )
A、泰国、老挝、缅甸 B、泰国、老挝、印度
C、泰国、越南、老挝 D、越南、老挝、缅甸
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的耕地和人口数柱状图”,完成第3题。
3甲、乙、丙、丁四省区依次是 ( )
A.上海、湖北、四川、西藏 B.上海、四川、湖北、西藏
C.西藏、湖北、四川、上海 D.西藏、四川、湖北、上海
4.下面四幅图,按我国温度带图、干湿地区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内流区图与外流区图的顺序排列的是( )
A.④③②① B.③④②① C.④③①② D.③④①②
读我国四大盆地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
5.在下面①②③④四幅地形剖面图中与上图四大盆地分布位置对应一致的是( )
A.①②③④四图分别对应acbd四地点 B.①②③④四图分别对应bcad四地点
C.①②③④四图分别对应dabc四地点 D.①②③④四图分别对应dcab四地点
6.关于四大盆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位于季风气候区 B.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C.a属于暖温带,b属于高山气候,c属于亚热带,d属于中温带
D.b属于暖温带,a属于中温带,c属于亚热带,d属于高山气候
7.下列关于图中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②是我国长江与珠江流域分界线
C.③是山西与山东两省的分界线 D.④是两大板块的分界线
8.图示山脉附近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9~10题。
9.图中A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
①太平洋? ②大西洋? ③北冰洋? ④印度洋
A.①③???? B.②④??? ? C.①②??? D.②③
10.图示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区条件是(?? )
A.光照?????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中国学者张宝坤结合物候现象与农业生产,提出了一种分季方法。他以候(每五天为一候)平均气温稳定降低到10℃以下作为冬季开始,稳定上升到22℃以上作为夏季开始。候平均气温从10℃以下稳定上升到l0℃以上时,作为春季开始。从22℃以上稳定下降到22℃以下时,作为秋季开始。即:候平均气温≤10℃为冬季;10~22℃为春季;≥22℃为夏季;22~10℃为秋季。结合“2006年11月7日(立冬)我国大陆部分各
地季节状况图”,回答
11-12题。
11.形成图中我国在同一天出现三种季节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B.地形地貌地区差异大
C.各地纬度差异大 D.各地经度差异大
12.若此时从西南到长江以南地区形成大范围降雨,其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锋面在附近活动
C.山地抬升偏北风 D.受台风登陆影响
我国地理诗词、谚语众多,如①“清明时节雨纷纷”;②“黄梅时节家家雨”;③“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⑤“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等。据此回答13~14题。
13.①②③④依次反映的是我国哪几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
A.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黄淮海平原 西北地区
B.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青藏高原
C.东南沿海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D.江淮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四川盆地
14.属于谚语⑤所示地区南部区域特征的有( )
①地带性土壤肥力较高 ②河流众多 ③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④水热条件优越,盛产甜菜、油菜 ⑤有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A.①②③ B.④⑤ C.①③④ D.②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