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概论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含义 二、邓小平理论的产生条件 三、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 四、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五、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和平与发展,还是战争与革命?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印边界冲突,美炸中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保钓等) (2)历史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 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恢复党的思想路线 否定文化大革命 评价毛泽东 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提出改革开放 强调四项基本原则 倡导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这段表述,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打破“大锅饭和铁饭碗”;用稍微理论化的表述,就是破除绝对平均主义。其经济政策含义,就是先迈效率这只右脚。这也是中国改革的方法论纲领:试点,试错,示范。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就是试点;做错了,修改,是试错;做对了,“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就是示范。结果是,“波浪式”发展。 中国改革发展的波浪,开始是由3颗石子激起来的,扔石子的3个老小孩,一个叫习仲勋,在广东南海边扔;一个叫万里,在安徽农村扔,第三个叫赵紫阳,在四川农村扔。“要吃米,找万里”,“要吃粮,找紫阳”,是后面两颗石子激起的“千层浪”。这都是农村改革。也可以用6个字来刻画广东南海边发生的事情: “要赚钱(粤语发‘qing’),找仲勋”。 (2)中共十二大到中共十三大(理论轮廓形成阶段)。 代表作: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84.6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86:9-10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 兴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 “两手抓”战略 初级阶段理论 “三步走”战略 “一国两制”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问题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中共十四大指出邓小平理论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中心,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重大问题上形成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 (4)中共十四大到中共十六大(理论内容发展阶段)。 四、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 经典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主义的描述 公有制 按劳分配 计划经济 人民政权 马克思主义指导 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固有矛盾,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必然发展为共产主义社会。《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证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会有曲折和反复,但是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社会主义必将通过各国人民自愿选择的、适合本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取得胜利。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走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 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吗? 中国经济总量已世界第二 (三)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1.社会主义国家的两种不同选择 拒绝改革开放 选择改革开放 2.改革开放是非成败的标准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前无古人 五、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当代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新阶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 马克思认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第二阶段是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页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