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碰撞造山带 历史简述 德 索苏尔(1740-1799) 1796年出版《阿尔卑斯纪行》对阿尔卑斯地层变形、冰川做了详细研究和描述 活动论和固定论的代表人物 造山作用与造山带 概念起源:起源于早期地质学家们对地球表面山链成因的思考,Boue(1874)最早提出造山作用(orogeny)这一术语,指出山脉的的形成是由构造原因引起,Gilbert(1889)指出造山作用就是形成山脉的过程。显然,早期地质学家们就已把造山作用理解为以山脉为结果的一种构造作用。 地球物理特征 地壳结构 厚度大,莫霍面明显凹入,双突型 2、热流值: 较高,一般为1.5~1.8?.卡/cm2.s (HFU) 3、磁异常: 线性排列,幅值变化大,正值往往对应花岗岩类,负值往往对应大断裂。 4、重力异常: 一般负异常,负值一般-200~-300毫伽。 造山带与地槽 James Holl(1859)研究美国东部阿帕拉契亚山脉时发现上万米的古生代沉积,比密西西比平原几乎成水平产出的古生代地层厚十多倍,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他指出山脉占据了长条形的沉降地带,其中堆积了很厚的沉积物,褶皱山系是在地壳上巨大凹陷的部位形成的。J.D.Dana(1873)称这一巨大凹陷为地槽。 欧洲学者研究Alps造山带后发现,Alps造山带形成之前并没有巨厚的浅海相沉积层,但发现厚度不大的深海沉积,他们认为地槽凹陷未必表现在沉积物的巨大堆积厚度上,也可以反映在深海洋壳盆地的出现,沉积物没有得到补偿。因此 H.Stille认为地槽的主要特征是后期强烈的褶皱作用。 地槽发展的两阶段: 早期:下降为主,差异性强,海水总趋势是不断加深,沉积物又粗到细,构造变动主要为伸展断裂,岩浆活动为海底喷发的基性火山熔岩。 晚期:上升为主,海侵范围不断缩小,直至最后脱离海侵,沉积物由细到粗,构造变动强烈,褶皱和断裂十分发育,岩浆活动以中酸性为主,并伴随变质作用,最后形成山脉。 地槽理论对造山作用赋予了构造含义: 地槽理论的推崇者们则更多强调的是其构造含义,而忽略了其形态含义,如Haug(1907)年将造山作用定义为形成地壳起伏时的一个构造幕,并明确指出它是一种可以在褶皱地区看到记录的构造作用;Stille(1919)定义造山作用为“一个改变岩石组构的幕式过程,这个过程产生一些肉眼能看到的构造变动,如断层、褶皱、逆冲构造等” ,并指出造山运动的最明显的证据就是角度不整合。Stille的这一定义具有很强的的可操作性,因而很快被广大地质学家所采用,并成为造山带概念的基础。然而,限于当时的地质认识水平,Stille的定义过分强调了造山作用的短暂的幕式事件的特征。 板块构造理论兴起以来对造山作用的新理解: 板块构造理论造山作用理解为板块边界的相互作用的过程,而板块边界的相互作用往往是长期的持续作用过程,从而对造山作用又赋予了许多新的含义,但也出现许多对造山作用的不同理解。Monger和Francheteau(1987)指出“造山的形变发生在会聚板块、离散板块和转换板块等边界” 。 Sengor(1992)在系统评述前人对造山作用概念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更为严格的定义,提出“造山作用是一个用以表征会聚板块边缘所有地质过程的集合名词” , 大陆内部构造研究对造山作用的一些新认识:Sengor等的定义把造山作用限制在会聚板块边界。但8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研究表明,造山作用并不局限于板块边界,板块内部同样会发生强烈造山作用,并形成“板内造山带”或“陆内造山带” ,杨巍然则用“断裂造山作用”来概括板内造山作用。 Weinicker(1981,1985)把强烈拉张区(如美国西部盆岭区)与强烈挤压区比较,划出一类“拉张造山带” ,显然,这些对造山作用的理解把裂谷等伸展构造都纳入了造山带的范畴。 综上所述,目前对造山作用的一般理解如下: 造山作用是以收缩挤压作用为主导,沿地壳或岩石圈的巨大狭长地带发生的所有地质过程。 强调以收缩挤压作用为主导有三方面含义: (1)收缩挤压的构造体制可以发生在会聚板块边界,也可发生在大陆板块内部,即造山作用不局限于会聚板块边界; (2)造山作用是一复杂过程,以收缩挤压作用为主导并不排除斜向会聚挤压的转换压缩(从应力角度为压扭)造山作用; (3)造山作用是一漫长过程,形成的造山带更是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演化,因而,以收缩挤压作用为主导形成的造山带中可以出现一些伸展构造,这些伸展构造既可以是同造山的(造山作用过程中的短期应力松弛或伸展),也可以是后造山的。 对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