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生发展的学校制度建设 -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pdf

促进学生发展的学校制度建设 -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促进学生发展的学校制度建设 -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学校发展 教育发展研究2010.4 促进学生发展的学校制度建设 笮杨小微 摘 要:如任何其他制度一样,学校各种制度的设计都有其前在假设,从不同假设出发的制度设计有不同的功 能。持“恶而能动”的人性假设,会看重制度的限制和控制功能;持“中性而被动”的人性假设,会制订塑造式的制度; 持“善而能动”的人性假设,会提出保护的、激励的、适度规范的制度主张。在学校变革持续推进的今天,一些学校的 制度建设坚持以学生主动健康的成长需求为出发点。在实践探索中,首先涉及学生在自己的组织运行中自主生成相 关制度,然后是建立与学生发展直接相关的制度,最后是校内及校外一切与学生发展间接相关的制度。 关键词:学生成长;制度假设;制度创新 纵观当前我国中小学变革进程,以促进学生发 一般的制度假设前提总是持有“人性恶”或至多 展作为教育变革的核心理念正在成为共识,创新和 认为是中性的观点。这里借鉴心理学上关于学习理 发展学校内部制度以确保变革成果也已开始引起重 论的人性假设。学习心理学家提出的几种不同的学 视。然而,现实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制度资源匮 习理论主张其背后总有关于人的“道德天性”和“行 乏。制度资源在一些学校(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的学 动天性” 的假设。大体说来有:“恶而能动” 的假 校)极度贫乏,除了惩罚条文,就只是一些财产管理 设———有神论的心理训练;“中性而能动” 的假 方面的制度。二是制度意识欠缺。一些学校虽有制度 设———人本主义的心理训练;“善而能动” 的假 条文却形同虚设,遇到问题时往往求助于经验。三是 设——— 自然展开;“中性而被动”的假设———统觉或 制度设计仅仅体现管理者的意志,或仅仅关注“事” “刺激- 反应”(S- R)条件反射派;“中性而相互作 的管理,缺乏人文关怀。四是制度多是自上而下地产 用”的假设———格式塔- 场等等。[1] 生,缺乏民主参与,这样的制度通常是被机械被动地 这些假设各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又都是不完 执行。如何把握制度创新与建设的尺度,使之有效地 备的,因而,我们在进行基于学生发展的学校制度设 发挥对学生发展的支撑作用,已成为需要深入探讨 计时切不可简单照搬。 的问题。 政治科学中的制度理论,也提出过多种制度设计 [2] 的前在预设。如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大 一、制度设计的前在假设 卫·休谟(David Hume)提出的“无赖原则”假设,认为 制度可以理解为一种必要的规范或限制,但过 人们在考虑制度安排时,必须持“人人应当被假设为 分的规范和限制可能造成强制性控制;制度也可以 无赖”这样一种假设。制度设计要达到目的,就是不论 理解为一种契约,制度通过共议产生,参与制度制订 人有多么利欲熏心,都能通过完善的制度机制的钳制 的人共同认可,愿意接受制度的制约、承担制度赋予 功能,使其“规规矩矩”地服从于公益。又如,美国宪政 的责任,同时也分享制度带来的利益。对制度的不同 学家詹姆斯·麦迪逊(James Madison)以一种“不是什 理解源于制度制订者对人性的认识,或者说,关于人 么”的方式提出了“非‘天使统治’预设”,强调:第一, 性的不同假设导致了对制度功能的几种不同主张。 人不是天使,所以需要政府;第二,政府不是天使统 1.制度假设的几种类型及相关的制度理念 治,不可能只行善不行恶。“如果人都是天使,那

文档评论(0)

maxm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