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达地区乡村贫困的地方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广东省连州市为例.pdf

经济发达地区乡村贫困的地方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广东省连州市为例.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3卷 第1期 地域研究与开发 Vol.33 No.1  2014年 2月 AREALRESEARCHANDDEVELOPMENT Feb.2014 经济发达地区乡村贫困的地方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以广东省连州市为例 1,2 3 2 曹小曙 ,任慧子 ,黄晓燕 (1.中山大学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州510275;2.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国土资源研究中心交通地理与空间规划研究所, 西安710119;3.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房地产研究中心,广州510275) 摘要:以乡村贫困空间和乡村贫困群体为研究对象,从乡村贫困的时空格局演变、空间分布及群体差异三方面, 研究由此显现出的四大乡村贫困地方特征,即乡村贫困的空间传承性、空间隐藏性、空间集聚性与群体差异性。并 在深入分析乡村贫困地方特征的基础上,以行政村与乡村住户两种尺度,探讨乡村贫困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 于行政村来说,除家庭人力资源、经济资源影响之外,地形起伏度和非农建设用地比重与乡村贫困率呈显著相关;对 于乡村住户而言,家庭居住地区、家庭职业阶层、社会公平评判是乡村住户陷入或脱离贫困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乡 村贫困不仅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贫困,同样存在较为明显的阶层贫困。 关 键 词:乡村贫困;地方特征;影响因素;连州市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14 ? ? ? 影响因素[25-30]的分析并非主流。而往往乡村贫困特征 0 引言 及影响因素与区域地方背景密切相关,特别是在城乡二 [1] 元体制和乡村社会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更应该注重乡村 乡村贫困是全球未来贫困的主导形式 。改革开 放以来,中国已成功将乡村贫困人口减少了约2.5亿 贫困和地方的互动研究。综上所述,本研究选取广东省 人。然而,近些年随着乡村经济的转型与发展,乡村贫 连州市为研究区,以人文地理学视角,深入探讨其乡村 困标准的不断提升及趋向多元化,使得中国乡村贫困人 贫困的地方特征及影响因素。 口的数量和覆盖面均有所扩大,给未来中国的乡村反贫 1 研究区状况与数据来源 困任务带来巨大压力,也使得乡村贫困成为当前亟待解 [2] 连州市位于广东省北部,是粤北置县历史最长的 决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之一 。中国乡村贫困主要集 [31] 中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因此,国内乡村贫困的研究存 县 ,目前下辖 12个乡镇 164个行政村(图 1)。自 在较为明显的地域偏重性,而对于经济发达地区“贫困 1984年广东省设置山区县(当时相当于贫困县)开始至 保留地”的关注度不高[3]。对于经济发达的广东省而 今,连州市始终列入其中,且 1991—1994年还升级为省 言,其区域内部发展仍存在较大差异性,出现了“全国最 贫困县(广东省 1986年开始设置省贫困县),其周边的 [4] 连南、连山和阳山县,一直都是经济发展十分落后的省 富的人群在广东,最穷的人群也在广东”的奇特现象 。 [32] 经济发达地区的乡村贫困问题依旧不容忽视。 贫困县 。这种“夹缝中”的乡村贫困现状及脱贫道路 纵观国内外乡村贫困的研究可以发现,20世纪70 值得研究与关注。2010年,连州市共有省级贫困村 17 年代以来,西方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使

文档评论(0)

liyb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