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技术标准化与技术创新的互动关系:基于技术创新网络的模拟研究∗
赓金洲,肖 文
(1.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杭州 310007 ;2.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浙江宁波 315100 )
摘要:本文以技术标准化与技术创新的互动机理为研究基础,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模拟构建技术创新网络的实际情况,基于网络视图与测量结果,详析企业在与其它主体的互
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标准化与技术创新策略的利弊得失,为企业提供可借鉴的策略选择操
作模式,并直观展现出以企业为主要载体的技术标准化与技术创新的非线性互动过程,这种
仿真性模拟研究填补了相关理论研究的空白。
为弄清技术创新网络下技术标准化与技术创新互动的非线性过程,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模
拟构建技术创新网络,通过网络中心性和结构洞测量指标和结果,以各企业技术标准化与技
术创新策略选择的实际效果为切入点,证明得知技术创新或技术标准化的主导企业、紧密追
随的技术学习型企业以及与政府、中介组织或科研院所联系紧密的企业会获得更好的竞争优
势和收益,反之,则被孤立和边缘化,那么,企业的现实决策可以此为鉴,技术标准化与技
术创新相互作用下结点之间的非线性互动过程也得以展现。
关键词:技术创新;技术标准化;创新网络;社会网络分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促进科技进步,处理好技术创新网络条件下技术标准化
与技术创新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是十分关键的,也是学界所关注的。为了更加深入、细微地
展现技术标准化与技术创新相互作用的非线性特征,通过模拟实验的方法仿真技术创新网络
中技术标准化与技术创新的互动过程是十分必要的,既能拓展现有研究中理论化表述和文字
性论证的局限,又能为企业在现实中的策略选择提供参照。
1.技术标准化与技术创新的互动关系
[1]
技术的同源性和创新的需求性使技术的协调发展与标准化紧密相连(Philips ,1997 ) 。
系统创新把技术标准化视为标准的不断产生的过程,是在特定时期发生的架构上的全面创
新;而独立渐进的创新是在全面的系统创新内进行的,技术标准化就是将无序的技术创新转
[2]
变为有序的系统创新活动的一部分,制造出创新产品,适应市场需求 (Swann,2000 ) 。
技术创新在加速新技术的标准化进程中推动技术标准的升级换代。而技术标准化为技术创新
提供兼容性接口、限定最低质量、沟通信息、增强统一性、降低交易成本 (Gregory Tassey,
[3] [4]
2000 ) ,降低创新风险,但有时也会限制创新方向,影响创新规模(李新波等,2010 ) ,
[5]
但促进作用更大(Allen Sriranm,2000 ) 。技术标准化与技术创新各成体系、相互分离
曾导致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出现了很多问题(陈春晖等,2007 )。因此,技术标准化与技术创
新要协同发展,从技术创新看,技术更新频率、网络化、系统化等方面影响着技术标准,是
技术标准化的基础和动力,从技术标准看,先进或者次优技术形成的技术标准对技术创新的
[6]
影响虽是双向的(潘海波和金雪军,2003 ) ,但也是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和平台,二者是
[7]
对立统一的(李春田,2004 ) 。企业作为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应根据具体情况
[8]
优化结合技术标准化与技术创新策略(陈学章,2008 ) 。
2.技术创新与标准化的网络化模式
从20 世纪50 年代到90 年代,技术创新过程的研究模型从简单的技术推动、需求拉动
[9] 。技术创
模型,经过交互藕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电缆定深器壳体碰撞的动力学分析.pdf
- 电阻率对工程陶瓷电火花加工性能的影响研究_纪仁杰.pdf
- 電漿處理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織布性質影響之研究.pdf
- 電聚浮除技術於煉油廢水及切削油廢水之處理應用.pdf
- 端部栓钉加强方钢管混凝土柱非线性有限元分析.pdf
- 短半径径向水平井技术开发煤层气可行性分析.pdf
- 断裂高铬铸铁磨辊组织形貌分析.pdf
- 多维正弦振动控制算法研究.pdf
- 凡口铅锌矿闪锌矿的形貌、结构及成分初步研究.pdf
- 范仲淹与北宋《春秋》学.pdf
- 2025江浙沪居民睡眠健康小调研报告.pdf
- 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范文.docx
- 团委活动方案(拓展).docx
- 汽车智能驾驶行业深度报告:端到端与AI共振,智驾平权开启新时代.pdf
- 小核酸行业深度:技术平台和适应症不断验证,迎来销售和临床密集兑现期-华福证券-2025.3.31-65页.docx
- 医药生物行业医疗AI专题报告二多组学篇AI技术驱动精准诊断实现重要突破-25031440页.docx
- CXO行业系列报告三寒冬已过行业需求逐步回暖-25031430页.docx
- 全国租赁市场报告2025年3月_可搜索.pdf
- 玩具行业“情绪经济”专题:创新玩法+IP赋能,重新定义玩具-华鑫证券-2025.docx
- 医疗保健行业PCAB抑制剂药物深度报告抑酸药物市场空间广阔PCAB抑制剂大有可为-25.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