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犬2型腺病毒云南强毒株的分离鉴定.pdf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犬2型腺病毒云南强毒株的分离鉴定 范泉水郑颖邱薇 张富强李刚山李作生王双印冯子良 周卫国覃敏叶封平 (成都军区疾病预防控剁中心昆明650118) 摘要我们在进行犬腺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应用MDCK细胞从云南送检 的犬粪便中分离出l株犬腺病毒样粒子(命名为SY株),并对其进行了系统鉴定。分离的 病毒在MDCK细胞上能引起葡萄串样典型的细胞病变:用培养物上清作电镜负染观察, 见有呈20面体立体对称,大小约80nm,表面具有排列整齐壳粒的腺病毒样粒子;取其细 胞成分作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可见其细胞核中有呈晶格状排列的腺病毒样粒子前体:理化特 性鉴定表明SY株能抵抗乙醚、酸(pH 所抑制;对犬、猪原代与传代肾细胞敏感,对其它细胞不敏感;SY株能凝集大鼠和人“O一 型红细胞而不凝集豚鼠的红细胞;交叉中和试验结果表明,SY与标准CAV-2的豚鼠免疫 =28%70%);用分离的病毒对易感犬进行人工感染,接种的犬出现发烧、咳漱、鼻炎、 腹泻等CAV-2感染的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解剖变化;SY毒株的病毒核酸与用船p标记 的CAy特异核酸探针杂交结果与参考的标准病毒一样,呈阳性杂交信号:应用CAr特异引 物,进行SY的DNA 核酸电泳带。通过以上的形态学、理化学、血清学、动物感染试验与分子生物学鉴定,证 明我们所分离的SY株为1株CA卜2病毒强毒株。 关健词犬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犬2型腺病毒; 分离鉴定 犬腺病毒(canine 中分离获得的,主要感染小狗导致传染性喉气管炎(小狗咳嗽),也有咽炎、坏死性支气 在呼吸道上皮复制外,病毒也能在消化道上皮中增殖导致狗发生腹泻。CAV-2在毒力、可 溶性抗原结构、细胞感染范围以及红细胞凝集范围方面都与标准株犬传染性肝炎病毒有些 差别。但是应用CAV-2免疫的犬,却可有效地产生对强毒犬传染性肝炎病毒的免疫力。1984 年,夏咸柱等在我国首次分离到犬传染性肝炎病毒,证实了我国犬中也有犬腺病毒1型的 感染III。1989年,钟志宏等从患脑炎的狐狸中分离到了犬腺病毒l型,即狐狸脑炎病毒滞I。 1lO 随后,哈尔滨、北京、上海、昆明等地相继分离获得病毒19I。犬腺病毒2型的分离尚末见 公开报道,因为在肠炎犬的粪便样品中有时也可以发现CAV样病毒粒子,以及从临床报 告及犬肠源性腺病毒研究来看,犬腺病毒2型野毒株感染在我国也比较普遍。我们在开展 的CAV分子流行病学调畲研究中,从云南一条昆明犬肠炎粪便中分离获得1株CAV,经 系统鉴定证明为1株CAV-2强毒(暂定名为SY株),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病毒分离 1.1.1样品与处理 病料来自云南一患肠炎而死亡的昆明犬,采集肠炎犬粪便,用Hanks液制成I:10的 H微孔滤膜过滤后,置-30C冰柜待分离。 乳剂,经50009离心沉淀10min取上清,经O.22 1.1.2细胞与培养 所用MDCK细胞从中国兽药监察所引进,按常规消化传代,37C静置培养。 1.1.3分离与判定 待MDCK长成单层后,弃生长液,按培养液量体积的1/10接入待分离的样品,37℃ 吸附30min后,加维持液继续于37C静置培养4.5天,每天观察有无葡萄串样细胞病变. 如无病变则于培养的第4.5天收取上清,细胞继续按常规传代培养,至第5代仍无病变视 为分离阴性,出现细胞病变的经.30℃/37℃冻融3次收毒,置于-30℃待用。 1.2常规病毒学鉴定 1.2.1参考病毒与参考血清 效价为IXl0孔SrciDs 病毒的SN效价分别为l:256和l:512。 1.2.2形态学观察 用SY第5代MDCK培养物(SY-5)单层接种MDCK2瓶,37C静置培养待出现典 取上清以o.5%磷钨酸负染作电镜观察;另一瓶收上清,细胞用无菌细胞刮子刮下,以戊 二醛与锇酸双固定,F812环氧树酯包埋、切片,染色作电镜超微结构观察。 1.2.3病毒理化学特性试验 取SY-5 放4℃过夜后,无菌挥发除去全部乙醚;第3瓶先用0.1 moi/L 作用2小时后用0.1 毫升50微克,于4℃作用12小时;第5瓶不处理作为正常对照。然后分别用MDCK测定 这5瓶SY-5的TCID。o。 1.2.4细胞敏感谱试验 感染指标,计算各细胞培养物的TCID;o。 1.2.5红细胞血凝谱试验 采用微量血凝法,分别以O.5%

文档评论(0)

zxl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