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2章 动荷载 · 交变荷载 §12.2 构件有加速度时动应力计算 §12.3 构件受冲击时动应力计算 §12.4 交变应力 疲劳极限 §12.5 钢结构构件疲劳计算 将式(11)和(12)代入式(10),得 (13) 设 P=2kN , h=20mm , EI= 5.25?103kN ? m2 , k=300kN/m,l =3m。将已知数据代入上式,可分别求得该梁的冲击动荷因数为 无弹簧支承时 有弹簧支承时 解:当在A端被骤然刹车卡紧时,可以认为B端飞轮的动能全部转变为轴的应变能而使轴受到扭转冲击,即 由此得 A d n B 例题: 若前例中的AB 转轴在A端被骤然刹车卡紧,试求轴内的最大切应力。已知轴长 =2m,轴的切变模量G=80GPa,轴的质量可略去不计。 将已知数据代入上式,可得 与前例相比较,可见骤停时轴内最大冲击切应力 ?d,max 为前例的5.7倍。 轴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为 例题: 一下端固定、长度为 的铅直圆截面杆AB,在C点处被一物体G沿水平方向冲击(图a)。已知C点到杆下端的距离为a,物体G的重量为P,物体G在与杆接触时的速度为v。试求杆在危险点的冲击应力。 解: 杆内的应变能为 由此得 (b) A G C B (a) A l B C G a v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由此解得?d 为 式中, 于是,可得杆内的应变能为 A F C B (c) 当杆在C点受水平力F作用时,杆的固定端横截面最外缘(即危险点)处的静应力为 于是,杆在危险点处的冲击应力 ?d 为 构件在交变应力作用下,其内部裂纹形成并扩展,直至构件断裂的过程称为疲劳。构件破坏所经历的应力循环次数称为疲劳寿命。 交变应力:随时间作重复交替变化的应力。 在裂纹的扩展过程中,裂纹两侧的材料时而分开、时而压紧(交变正应力),或者相互反复错动(交变剪应力),这就形成断口的光滑区域。 突然的脆性断裂,形成了断口的粗糙区域。 疲劳破坏的断口情况 近代研究结果表明,构件的疲劳破坏过程是在交变应力下所产生的损伤逐渐累积的结果。金属构件的疲劳破坏过程,大体上可分为疲劳裂纹的形成、疲劳裂纹的扩展、脆性断裂三个阶段 因构件发生疲劳破坏而造成飞机失事、火车颠覆、桥梁倒塌等重大事故是不少的。因此,对在交变应力下工作的构件进行疲劳强度计算十分重要。 3. 疲劳破坏是突然发生的,构件破坏前无明显的塑性变形,不易为人们察觉。 疲劳破坏比静荷破坏较为危险的原因是 1. 疲劳破坏所需的应力较小,通常不及静荷破坏应力的一半。 2. 疲劳破坏是一种局部现象,材料组织不均匀、缺口、腐蚀、残余应力、构件表面光洁度等因素对疲劳破坏影响较静荷破坏大许多。 因此,处于交变应力下的构件应进行疲劳强度校核。 交变应力的基本参量 在交变荷载作用下应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称为应力谱。 随着时间的变化,应力在一固定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作周期性的交替变化,应力每重复变化一次的过程称为一个应力循环。 一个应力循环 图 5 t O §12.1 概述 动荷载问题通常仍使用静荷载问题的计算公式 ,但需作相应的动荷修正,即 式中:?d是动荷应力,?st为静荷应力,Kd为动荷因数。 故处理动荷问题的关键是寻找正确的Kd。 动荷载:随时间作急剧变化的荷载以及作加速运动或转动的系统中构件的惯性力。 西南交通大学应用力学与工程系材料力学教研室 构件在交变应力作用下,其内部裂纹形成并扩展,直至构件断裂的过程称为疲劳。构件破坏所经历的应力循环次数称为疲劳寿命。 交变应力:随时间作重复交替变化的应力。 在构件运动的某一时刻,将分布惯性力加在构件上,使原来作用在构件上的外力和惯性力假想地组成平衡力系,然后按静荷作用下的问题来处理。 计算采用动静法 例题: 匀加速起吊一根杆件(图a),杆的长度为l,横截面面积为A,材料的密度为?,加速度为a。试求距杆下端为 x 的横截面上的动应力?d 。 解:取距下端为x的一段杆为分离体,作用于这段杆上的重力沿杆轴均匀分布,其集度为?Ag,惯性力也沿杆轴均匀分布,其集度为?Aa ,指向与a 指向相反。于是,可按静荷问题求得横截面上的轴力FNd 。 m m 例题图 x l a (a) m m x (b) 得 从而可得横截面上的动应力为 由分离体平衡方程 是动荷因数 是静应力 式中 例题: 一平均直径为D的薄壁圆环,绕通过其圆心且垂直于环平面的轴作等速转动(图a)。已知环的角速度 ? 、环的横截面面积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1-1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分析.ppt
- 11-2晋陕内蒙古区教案分析.ppt
- 11-3-11环境霉菌控制教案分析.ppt
- 11-12版高中化学新课标同步授课:第3章第3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1课时)(人教版必修1)教案分析.ppt
- 11-12版高中化学新课标同步授课:专题2第一单元第1课时氯气的生产原理和性质(苏教版必修1)教案分析.ppt
- 11-12学年高二地理:2-3+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湘教版必修3)教案分析.ppt
- 11G_筋平法教案分析.ppt
- 11G101-1(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教案分析.ppt
- 11G101-1_教案分析.ppt
- 11G101-1教案分析.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