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互联网金融分析
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409341482 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及特点 PAGEREF _Toc409341482 \h 2
HYPERLINK \l _Toc409341483 二、互联网金融产生的原因 PAGEREF _Toc409341483 \h 3
HYPERLINK \l _Toc409341484 三、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分析 PAGEREF _Toc409341484 \h 3
HYPERLINK \l _Toc409341485 四、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和劣势 PAGEREF _Toc409341485 \h 12
HYPERLINK \l _Toc409341486 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预测 PAGEREF _Toc409341486 \h 13
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及特点
(一)互联网金融是指以互联网为服务平台进行的一切金融活动,如线上支付,线上资金筹集以及线上理财等金融服务,整个金融活??的开展、进行和完成均应以互联网为依托,有效突破了传统金融在时间、地域上的限制,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资源配置更加方便、快捷、透明、有效。
(二)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1、资源开放化,互联网金融使用户获取资源信息的方式更加自由,同时拓展了互联网金融受众的有效边界。
2、成本集约化,资金供求双方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完成信息甄别、匹配、定价及交易等流程,减少传统中介的介入,降低了交易过程中的成本。
3、选择市场化,互联网金融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可供客户选择,这些金融产品有更具竞争力的收益率,更低的进入门槛,客户可以在市场上自由选择合适的金融产品产品。使传统金融市场由资源垄断型市场逐渐转换为自由选择型市场。
4、渠道自主,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电商平台、第三方门户网站、社交网络平台等都可以成为金融产品的销售渠道,因此金融机构在渠道的选择方面有了更多的自主性。
5、用户行为价值化,互联网金融利用大数据分析,可以量化用户行为,了解用户群特点,有效进行市场细分,可以定位用户的需求和偏好,进行精准营销,通过为企业节省巨额的营销和销售成本进而带来极大的商业价值。
6、行业风险扩大化,互联网金融的???现使得进入金融行业的门槛降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普惠,但是这同时也加剧了该行业的风险。由于其涉及客户数量多,一旦出现风控事故,极有可能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使得风险迅速蔓延以至于造成群体性事件,最终给互联网金融行业及关联经济体造成损失。
7、营销网络化,互联网金融营销模式实现了线上到线下的互动式营销,金融产品多是虚拟产品,线上信息能帮助客户直观的了解产品讯息,所以这一低成本高效率的营销方式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8、模式多样化,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在结合的过程中创新了许多商业模式,比如众筹模式、P2P模式、 与电子商务企业合作的货币基金销售模式,当然也有传统金融机构向互联网金融转型的模式。
互联网金融的业态模式列表—1
类型包含内容行业特点举例资金筹集众筹创意类项目的发起者通过在线平台向投资者筹集资金大家投P2P 网贷个人或个体商户基于互联网平台进行贷款人人贷电商小贷电商企业利用平台积累的企业数据完成小额贷款需求的信用审核并放贷阿里小贷资金融通银行业互联网化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展银行理财业务招商银行证券业互联网化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展证券业务国泰君安基金业互联网化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展基金业务天弘基金保险业互联网化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展保险业务众安在线货币支付第三方支付独立于商户和银行的在线支付和结算平台支付宝货币发行虚拟货币通过计算机技术生成的非实体货币比特币
二、互联网金融产生的原因
(一)经济发展驱动传统金融的变革
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中国经济就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状态,年均 GDP 增长速度达到 10%以上。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 2010年的19109 元快速增长到 2013 年的 26955 元,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 2010 年的 35.7%下降到 2013 年的35%,说明家庭必需品支出在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在不断下降。随着物价指数持续上涨,较低的银行存款利率与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冲突使财富保值增值成为人民大众关心的首要问题。加之中小企业数量快速增长,企业间交易愈加频繁,中小企业对资金融通的便捷性也有着更急切的需求。
年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2010年1910935.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