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技术创新方案设计与实例汇报要点.ppt

地基处理技术创新方案设计与实例汇报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表面沉降对比分析验证 在本次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中,右路肩土体最大沉降量为430.4 mm,桩体的最大沉降量为381.2 mm,位移差为49.2 mm,而现场试验实测的土体最大沉降量为459 mm,桩体的最大沉降量为430 mm,位移差为29 mm。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132-* 计算结果及分析 图7-2 计算沉降云图 图7-3 孔压分布云图 在加固区内,出现整体刚性位移,这与实际情况相符,在路堤中心12 m范围内,沉降较大,往两边路肩沉降则出现逐渐减小的趋势。由孔压图可以看出,由填土荷载造成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已经消散,孔隙水压力已经稳定,并且随着深度的逐渐增加,孔隙水压力也越大。 132-* 计算结果及分析 图7-4 土工格栅变形图 从土工格栅计算前后变形图可以明显看出,凸起处为桩顶位置,凹陷处则为桩间土,说明由于上部荷载作用,发生了桩端刺入褥垫层的现象。整体上来说,土工格栅由路堤中心至路肩处的沉降也呈现逐渐减小趋势。 132-* 随着荷载的逐渐增加,桩上承担的应力逐渐加大,土体承担的荷载则逐渐减小,桩土应力比也增加,并且在施工期,桩-土应力比增加较为迅速,随着施工期的结束,桩-土应力比则趋于稳定,最终桩-土应力比稳定在20-25之间。 计算结果及分析 图7-7 桩土应力比曲线 132-* 随着路堤荷载的增加,超孔隙水压力逐渐上升,在密集加载时,孔隙水压力来不及消散,当荷载不再增加时,超静孔隙水压力则逐渐消散,最终超静孔隙水压力几乎全部消散,同时还可以看出,随着深度的增加,孔隙水压力上升也越大。 图7-8 孔隙水压力曲线 计算结果及分析 132-* 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路堤荷载下桩体的中性点位置最大时在7.5 m位置,最小在6 m,可以分析得出中性点位置在1/3桩长处,与现场试验数据相对吻合。 计算结果及分析 图7-9 路堤中心桩侧摩阻力 图7-11 路堤边缘桩侧摩阻力 132-* 132-* 汇报主要内容 ? 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技术应用 ? 现浇X形混凝土桩技术应用 ?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技术应用 132-*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加固软基是在真空预压法和堆载预压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者都是属于排水固结法,通过真空压力(负压)和堆载压力(正压)使土体中的孔隙水产生不平衡的水压力,孔隙水在这种不平衡力的作用下通过竖向排水体逐渐排出,从而使土体产生固结变形。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技术介绍 132-* 江南产业集中区龙腾大道软基处理 工程概况 江南产业集中区位于安徽池州市贵池区境内,北临长江,南依九华山,东邻铜陵,西接池州,是安徽省重点打造的世界级旅游度假区“两山一湖”的北大门。现状土地及自然资源条件十分优越,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其中九华湖自然保护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生态湿地。江南产业集中区规划面积216平方公里,其中先期工作将从20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开始。起步区东起九华山机场,南至机场迎宾大道,西至九华山,北至长江。 安徽省江南集中区龙腾大道整体呈东西方向,为新建公路,线路沿线分布大量农田,线路地形整体起伏不大,局部平原微丘处地形起伏较大,标高7.0~24.0米,最大高差约13米。线路所经地区地貌类型总体属长江河漫滩,局部为平原微丘。 132-* 工程概况 龙腾大道平面位置图 132-* 地质情况 整个线路的地质条件较差,层位较稳定,以软土层为主: ①层耕植土 Q4ml :灰、灰褐、褐灰等色,分布于岗地及洼地中的田地表层,干旱天气呈干松状态,雨天呈松软稀糊状态,厚度0.50m左右,局部树林分布区段该层厚度一般0.80 m左右。 ②层淤泥质粉质粘土 Q4al :灰、深灰、灰黑色,流塑-软塑状态,夹可塑状粉质粘土及粉砂薄层,局部粉质粘土及粉砂呈透镜体,底部局部含砾石,层厚0.2~21.5 m,层底高程21.4~-13.9 m。 ③层碎石土 Q3al+pl :黄、灰黄色,稍密~中密状态,夹粉质粘土及粉砂薄层,碎石分布不均,局部呈粉砂状,本次勘察未揭露该层,揭露层厚0.1~4.2 m,层底高程20.1~-10.5 m。 132-* 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132-* 地质剖面 地质情况 132-* 方案设计 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要求,地基处理按照功能分为:主车道、次车道、中间绿化带及人行道等。真空堆载联合预压试验段(K6+440--K7+040)总长600 m,道路红线宽度100 m,整体路宽80 m,其中主车道双向宽度32 m(部分路段31 m),次车道双向宽度15 m,双向次车道之间绿化带合计18 m(部分路段17 m),采用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处理;人行道等不作处理。主要处理层②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各参数:渗透系数K 6×10-6cm/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