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_中国土地资源概况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中国土地资源概况 内容 第一节 中国土地资源禀赋分析 第二节 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第三节 中国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管理对策 一、中国土地资源的自然条件优势 1 多样化的 地貌条件 一级阶梯:西南 部以青藏高原 和高山为主 二级阶梯:中部以 高原盆地山地为主 三级阶梯:东部 以平原丘陵为主 2 光温资源优势 北纬 3°58′— 53°31′ (南北跨50°) 东经73°40′—135°05′ (东西跨60°) 由南向北依次出现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等9个温度带 3 降水资源优势 季风气候增加了有效降水;多山的地貌利于降雨形成 4 差异性成土条件 中国成土风化壳 中国土地资源类型分布 二、中国土地资源基本特征 1、土地资源总量大 土地总面积:960万k㎡,占世界7.2%,居世界第3位 耕地:占世界9.5%,居世界第4位 林地:占世界5.5%,居世界第5位 草地:占世界7.8%,居世界第2位 各国土地资源对比图 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组成(2000) 2.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少,人地矛盾突出 3 土地资源质量较差 山地丘陵多:山地丘陵占66%,平原27.3%,沙漠6.7%; 坡耕地面积大; 沙漠、戈壁、寒漠等难利用的土地多。 4 土地资源及其利用地域分异明显 三、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 耕地面积大量减少 可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不足 土地利用粗放,利用率和产出率低 土地退化、损坏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全国耕地面积变化情况 27000万公顷未利用地 城市建设用地扩展无度 农村宅基地人均占地数量 东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率为85.5%; 中部87.2%;西部仅为62.1% 已利用土地综合经济效益分布 第二节 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一、耕地资源 类型 按利用与管理方式的不同,将耕地 区分为早地和水田,水浇地,旱地 面积 2008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8.2574万亩 分布 全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带和 中部地带的华北、东北、华东和中南4个 区,这4个区的土地占全国土地面积的 43%,但耕地却占71.7%;西南、西北2个 区的耕地仅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8.3%。 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对策 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耕地保护意识; 依法保护耕地,保护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耕地质量。 林地率24.6% 利用特点与存在问题 林地质量较高,但利用程度地 森林覆盖率不高,区域分布不均 林地生产力水平低,但发展潜力大 林地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水平低下 可开采的森林资源枯竭,资源状况急剧恶化 森林防护效能降低,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中国林地资源利用与保护对策 大力开展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提高林地利用率; 科学管理,集约经营,提高林地生产力; 积极搞好用材林基地和五大防护林体系建设; 加强森林法制管理,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林地。 利用特点 草地的分布利用及草地生产力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现象 草地类型众多,植物资源丰富 草地利用率不高 草地生产力低下 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 草地面积减少 草地质量不断下降,退化严重盐渍化 草地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法制管理不力,滥垦过牧现象严重 草地建设投入不足 中国草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对策 加强对大面积天然草地的合理利用建设 积极建设人工草地 积极实施科技兴草战略 加强草原法制管理 四、建设用地 1.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城镇工矿用地 面积与地域分布:全国城镇用地总面积为2664.72万公顷(4.00亿亩)。其中城市用地约占52.4%,建设用地约占47.6%。 存在的问题:城镇工矿用地扩展无度,土地浪费严重;城镇工矿用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用地管理有待加强 2.交通用地 类型与面积 中国交通用地总面积244.43万公顷(0.37亿亩),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0.25%。 分布 中国交通用地分布极不平衡,交通用地均以大城市为中心向外辐射。全国以北京为中心,连接各省市区的省会城市;各省(市、区)又以省会城市为中心向所辖地区辐射,组成了纵横交错的交通网。 交通用地利用对策 一要认真贯彻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原则 二要依法保护铁路用地及设施,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畅通。 三要对农村道路统一规划,合理布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