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学及第四纪___海洋和海陆交替带地貌和沉积物讲解.ppt

地貌学及第四纪___海洋和海陆交替带地貌和沉积物讲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泻湖沉积物 ? 通常是被沙嘴、离岸沙坝或生物礁所隔离出来的一部分近岸 海礁,常有排水口与广海相连。因而泻湖沉积属海陆过渡类型。 主讲:姚星 制作:王凯鹏 程艺昊 资料采集:张亨 刘凯 屈昊 黄熹 海陆作用交替带的地貌和堆积物 海陆作用交替带是位于海洋和大陆之间的过渡地段,这里的地貌的形成、发展和演化及堆积物的形成,明显受大陆水体与海洋水体相互作用的控制。 1、河口地貌和堆积物 2、三角洲地貌和三角洲堆积物 3、河口湾沉积物与泻湖沉积物 1、河口地貌和堆积物 A、河口区的特征 入海河与海水相互作用的地区,称为河口区。河口区除河流作用和波浪作用外,潮汐也起较大作用。涨潮时,海水上溯到潮流速与河流速相抵消处称为潮流界。在潮流界以上受涨潮流顶托河水位时有升落,即发生潮差。 B.河口分段与河口地貌 河口区通常可以划分为近口 段、河口段和口外海滨段。 近口段尽管受到潮汐的顶托, 但仍然以河流作用为主;河口 段河流与潮流共同作用,双向 水流和河床不稳定是河口段的 特点;口外海滨段以海洋作用 为主,除潮流作用外,还有波 浪和海流的作用。 河口地区最大的地貌单元是三 角洲和三角港。 2、三角洲地貌和三角洲堆积物 A、三角洲地貌 格罗威(Galloway,1975)根据河流作用、波浪和潮汐 作用的相对强度将世界各主要大河的三角洲进行了分类,并表 示了三角洲的各种极端类型和过渡类型,以及与3种能量作用的 相对关系。 三角洲 三角洲是河流流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时,因流速减低,所携带泥沙大量沉积,逐渐发展成的冲积平原。汇入湖泊、河流而形成的三角洲又叫内陆河流三角洲。而有一些河流直接在陆地上冲击出三角洲,而又未汇入其他水系,这样的三角洲叫内陆三角洲,是内陆河流三角洲的一种。三角洲又称河口平原,从平面上看,像三角形,顶部指向上游,底边为其外缘,所以叫三角洲,三角洲的面积较大,土层深厚,水网密布,表面平坦,土质肥沃,易有洪涝。 地理分布 在世界各大河的入海处,大都有一个三角洲。如埃及尼罗河(世界第一长河)入海处,就有一个巨大的三角洲,面积达24000平方千米;美国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大河)入海处的三角洲,呈鸟足状,面积达26000平方千米;中国的长江(世界第三长河)、黄河(世界第五长河)以及珠江入海处,也都有面积很大的三角洲。 地质优势 三角洲地区一般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因而多为良好的农耕的地区。如中国的珠江、长江等河口的三角洲,皆是农业高产区。黄河三角洲虽然土地肥沃,但由于受到盐碱的影响,农耕条件稍差一些。三角洲的面积较大,土层深厚,水网密布,表面平坦,土质肥沃。它与山麓附近的扇状冲积平原不同。扇状冲积平原面积较小,土层较薄,沙砾质地,土质不如三角洲肥沃。 三角洲地区不仅是良好的农耕区,而且对形成石油和天然气也相当有利,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油气田都分布在三角洲地区。 三角洲 较弱的 海洋动力 浅平的 口外海滨区 丰富的 泥沙来源 “三基” B、三角洲形成的基本条件 三角洲的形成发育过程实质上是分支流河道不断分叉和向海方向不断推进的过程。在河口,由于海底坡度减缓,水流分散,流速突然降低,大量底负载物质便堆积下来,形成河口沙坝.由于河口沙坝对水和沉积物的阻截,水流向两侧方向冲刷和侵蚀,形成分支流,并在其两侧形成新的水下天然堤。分支流河道向海和向盆地方向,一分为二,二分为四,不断扩展为三角洲沉积体系。 美国密西西比三角洲,其河流远源流长,携带大量泥砂,墨西哥湾的波浪和潮汐作用较弱,致使密西西比三角洲向墨西哥湾延伸达48km,成为世界上罕见的三角洲。 C、三角洲的类型 动态分类: (根据三角洲的进退) 建设性三角洲 破坏性三角洲 动力分类: (根据河流、波浪和潮流的 作用强弱) 河流型三角洲 波浪型三角洲 潮流型三角洲 形态分类: (根据三角洲平面形态) 鸟足状三角洲 尖头状(鸟喙状)三角洲 扇状三角洲 梳状三角洲 Galloway(盖洛韦)提出了三元分类方案。其中有三种极端类型的三角洲: ①河流作用为主的三角洲(河控三角洲) ②波浪作用为主的三角洲(浪控三角洲) ③潮汐作用为主的三角洲(潮控三角洲) 河控三角洲 河流作用为主,平面形态呈长三角形,泥砂输入量大,砂与泥比值低。 天然堤发育好,使分支流河道趋于固定。分支流河口沙坝很发育,它们向前延伸,形成的“指状沙坝”(长轴方向、沉积走向与滨线垂直) 浪控三角洲 波浪作用大于河流作用,有一条或二条主河流入海,分支流不太发育,输入的泥砂量少,砂与泥比值高,输入的砂泥很快就被波浪作用改造,于是在河口两侧形成一系列平行于海岸分布的海滩沙坝,只在河口处才有较多的沙质堆积,形成向海方突出的河口(鸟嘴状)。巴西圣弗兰西斯科河三角洲为典型实例。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