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可燃毒物组件 作用:用于第一燃料循环,降低硼浓度,半尺慢化剂的负温度系数 可燃毒物材料:硼玻璃管(B2O3+SiO2) 初装料:48×12(棒)+18×16(棒)+2×16=896 第一次换料时全部卸出,换阻力塞组件 * 中子源组件 作用: 1 提高中子通量水平 2 点火 初级中子源 结构与材料:锎 初装料情况 次级中子源 结构与材料:锑、铍 初装料情况 * 阻力塞组件 作用: 304不锈钢材料 初装料情况 前述各种堆芯相关组件都含有中子源组件,只有阻力塞组件全部是阻力塞组件 * 堆芯组件小结(1) 核燃料组件+控制棒组件+堆芯相关组件 核燃料组件:燃料元件棒+骨架结构 燃料元件棒:燃料芯块,包壳,端塞,压紧弹簧 骨架:上下管座,定位格架,控制棒导管,中子测量 控制棒组件:吸收剂棒+星形架 吸收剂棒:黑棒,灰棒,结构材料 星形架:中心毂环,翼片,夹持指状物 * 堆芯组件小结(2) 堆芯相关组件: 可燃毒物棒组件,中子源组件,阻力塞组件 结构: 压紧组件+24根棒束 可燃毒物组件:作用, 材料 中子源组件: 初级中子源+次级中子源,作用,材料 阻力塞组件; 作用,材料 * 大亚湾核电厂首次装料堆芯相关组件种类以及数量 * 名词术语 reactor vessel core barrel fuel assembly/element thermal shield baffle former hold down spring grid assembly * Top/bottom nozzle control rod guide tube downcomer control rod drive mechanisms burnable/burnout poison resistance plug neutron source fuel clad fuel pin * 反应堆堆内构件 堆内构件包括:堆芯下部支承结构,堆芯上部支承结构,控制棒束导向管和压紧弹簧组成。 功能: 1 为冷却剂提供流道 2 为压力容器提供屏蔽 3 为燃料组件提供支承和压紧 4 固定监督用的辐照样品 5 为棒束控制组件和传动轴以及上下堆芯测量装置提供机械导向 6 平衡机械载荷和水力载荷 7 确保堆芯容器顶盖内的冷却水循环,以便顶盖保持一定的温度 * 下部支承组件-吊篮组件 1 吊篮筒体 2 下栅板组件 3 围板幅板组件 4 热屏蔽组件 5 防断支承组件 * 堆芯下部支撑结构 * 堆芯上部支撑结构 堆芯 上栅格板 堆芯上部支承柱 棒束控制导向筒 上部支承板 * 堆芯上部支撑结构 * 控制棒驱动机构 控制棒驱动机构是反应堆的重要动作部件,通过它的动作带动控制棒组件在堆芯内提升和下降,以实现反应堆的启动,功率调节(调节棒),停堆和事故情况下的安全控制(安全棒)。因此,它是确保反应堆安全可控的重要部件。 控制棒驱动机构要求:在正常运行工况下要求棒的移动速度缓慢,每秒钟行程约10mm;在快速停堆或事故工况时要求驱动机构在得到事故停堆信号后,即能自动脱开,控制棒组件靠自重快速插入堆芯,从得到信号到控制棒完全插入堆芯的紧急停堆时间一般2秒钟左右,以保证反应堆安全。 * 控制棒驱动机构 常用的驱动机构:电磁步进式,齿轮齿条式,水力驱动式 大亚湾核电厂采用 三线圈电磁步进式驱动机构 优点: 提棒精度高,提升力大,不宜失步,结构简单,加工容易,拆装和维修方便等优点。需要紧急停堆时,只需要切断电源,控制棒便可自由落体。 * 结构 外部线圈装置 棒位置指示部件 承压套 驱动轴(上中下) 内部部件: 提升装置 传递装置 夹持装置 * * 控制棒提升动作: 初始状态为传递钩爪啮合,夹持钩爪脱开。 1:提升线圈通电,传递钩爪驱动轴提升一个步阶; 2:夹持线圈通电,夹持钩爪夹持驱动轴; 3:传递线圈断电,传递钩爪脱开; 4:提升线圈断电,传递钩爪下降一个步阶; 5:传递线圈通电,传递钩爪啮合驱动轴; 6:夹持线圈断电,夹持钩爪夹脱开,为提升做准备; 7:提升线圈通电,传递钩爪驱动轴提升一个布阶; 如此循环动作,直到达到提升位置为止。 * 控制棒下降动作: 初始状态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