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热带海洋学报 JOURNAL OF TROPICAL OCEANOGRAPHY 2013 年 第 32 卷 第 6 期: 63−72
海洋地貌学 doi:10.3969/j.issn.1009-5470.2013.06.010
南海珠江口外海底峡谷形成的控制因素及过程
丁巍伟 1,2, 李家彪 1,2, 李军 3, 韩喜彬 1,2
1. 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浙江 杭州 310012;
2.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浙江 杭州 310012;
3.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 北京 100860
摘要: 珠江口外海底峡谷是南海北部陆坡海底峡谷群的典型代表。该海底峡谷始于南海北部陆架 , 向下走向经历
多次转折, 峡谷末端进入南海深海盆后, 发育为小型海底扇形体。该峡谷特征独特, 地貌多变, 不仅是陆架-陆坡-
海盆物质交换的通道, 也是陆缘沉积物堆积的场所。利用在该区获得的多波束数据, 结合多道地震数据, 研究该海
底峡谷的地貌和沉积充填特征 , 分析珠江口外海底峡谷形成发育的主控因素和发育过程。研究发现, 珠江口外海
底峡谷的形成受到新生代构造作用的控制。中新世以来, 白云凹陷开始发生强烈的沉降作用, 变为陆坡盆地, 研究
区陆架−陆坡−深水盆地的沉积格局开始形成, 陆架坡折带北迁至白云凹陷北侧。21Ma 以来海平面多次下降至陆
架坡折带附近 , 陆架出露, 古珠江可以直接穿越陆架到达坡折带 , 并向下陆坡和深水盆地倾泻物质 , 从而开始了
珠江口外峡谷和冲沟群的发育。研究区发育的北北西—北西向(NNW—NW) 断裂控制了部分水道的展布。北侧陆
坡区大量发育的小型峡谷群是陆源物质向下陆坡和深水盆地输送的主要通道。海底峡谷中下段主要依托于白云凹
陷古地形发育, 长期处于堆积状态, 接受了经由峡谷输送的绝大部分物质。
关键词: 珠江口外海底峡谷; 地貌特征; 沉积; 控制因素; 形成过程; 南海
中图分类号: P737.22; P736.2; P73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470(2013)06-0063-10
Formation process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Pearl River Cany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1,2 1,2 3 1,2
DING Wei-wei , LI Jia-biao , LI Jun , HAN Xi-bin
1. Key Laboratory of Submarine Geoscience of the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Hangzhou 310012, China ;
2. Secon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Hangzhou 310012, China;
3. China Institute for Marine Affairs,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860, China
Abstract: The Pearl River Canyon is a typical canyo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组蛋白丢失和修饰参与调节花生种子油质蛋白基因的表达.pdf
- 力达霉素联合利妥昔单抗对人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作用.pdf
- 组织多普勒测量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及Tei指数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的左心功能.pdf
- 力达霉素通过下调vegf表达抑制斑马鱼胚胎血管生成.pdf
- 组织多普勒显像评价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左右心室功能.pdf
- 力达霉素抑制人纤维肉瘤肺转移的裸鼠活体成像观察.pdf
- 利用argo数据计算吕宋海峡以东海域水文特性参数和流场supsup.pdf
- 组织意象测验(OIT)的编制及应用探索.pdf
- 利用wavewatch和swan嵌套计算珠江口附近海域的风浪场supsup.pdf
- 利用海底地震仪数据分析台风对海底环境噪音的影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