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582 药学学报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20 14, 49 ( 11): 1582 1587
8-十六烷基小檗碱与小檗碱的大鼠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比较研究
1 1 1 1, 2* 3*
胡宇莉 , 陈 超 , 邹宗尧 , 李学刚 , 叶小利
(西南大学 1. 药学院, 2. 重庆药物过程与质量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生命科学学院, 重庆 400715)
摘要: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檗碱 (BBR) 和8-十六烷基小檗碱 (8-BBR-C16) 在大鼠血浆及组织中的浓度,
比较二者的药代动力学规律和组织分布差异, 为8-BBR-C16 的机制研究及药物开发提供实验数据。大鼠灌胃80
mg ·kg 1 药物后, 在药动学实验结果中, 与BBR 相比, 8-BBR-C16 的Cmax 、AUC0 t 分别是BBR 的2.8 倍和 12.9
倍, tl/2 由3.61 h 延长到 11.90 h 。在组织分布实验结果中, 与BBR 相比, 8-BBR-C 16 在各种组织的分布浓度均有
显著提高, 停滞时间明 延长。其在肺中的药物浓度最高, 最高浓度达到3 731.82 ng ·g 1 。8-BBR-C16 经衍生化
后, 在血浆中Cmax 及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 体内循环时间延长, 组织中的药物分布浓度显著提高, 分布比例改变,
具有较强的肺靶向性。
关键词: 8-十六烷基小檗碱; 药代动力学; 组织分布
中图分类号: R9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3-4870 (20 14) 11-1582-06
Comparative study of pharmacokinetics and tissue distribution of
8-cetylberberine and berberine in rats
1 1 1 1, 2* 3*
HU Yu-li , CHEN Chao , ZOU Zong-yao , LI Xue-gang , YE Xiao-li
(1. College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 2. Engineer Research Center of Chongqing Pharmaceutical Process and
Quality Control, 3. College of Life Sci enc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
Abstract : The concentrations of berberine (BBR) and 8-cetylberberine (8-BBR-C 16) in rat plasma and
tissue were determined by RP-HPLC. Both the plasma pharmacokinetics characteristic and tissue distribution
differences of BB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以流感病毒rna聚合酶为靶点的抗病毒药物筛选和药效学评价方法的建立.pdf
- 吲哚美辛微观结晶机制及其纳米包衣的影响.pdf
- 印度洋热含量在南海夏季风爆发中的作用.pdf
- 应用氧化偶联反应制备二苯乙烯类低聚化合物.pdf
- 应用于龟山岛热液喷口探寻的散射光式水下浊度仪研制supsup.pdf
- 莺歌海盆地海底麻坑的形成及泥底辟发育和流体活动的关系.pdf
- 荧光分析法测定喜树果药材中的喜树碱.pdf
- 用于肿瘤靶向治疗及诊断的糖结合物的研究进展.pdf
- 粤东至闽南沿岸海域夏季上升流的调查的研究supsup.pdf
- 粤西及其琼东北海区悬浮体浓度及其海水浊度特征分析supsup.pdf
- 17α-乙炔雌二醇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致畸作用及基因靶位.pdf
- 2000年秋季东沙冷涡的三维结构及演化过程supsup.pdf
- 2003年夏季华南持续高温天气过程及其热力诊断.pdf
- 2004~2011年印度尼西亚贯穿流在望加锡海峡中的年际变化.pdf
- 2004年秋季南海北部浮游植物组成及数量分布特征.pdf
- 2005—2010年大亚湾核电站附近海域海水中总β放射性水平.pdf
- 2005~2010年南海海平面异常升高的特征及机制.pdf
- 2005年5—6月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异常可能原因浅析.pdf
- 2006年春季珠江口海岸带近地面层热通量收支的观测的研究.pdf
- 2011年夏季南海北部海区水团分析supsup.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