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升降机委托检验作业指导书(非特种设备)要点.doc

简易升降机委托检验作业指导书(非特种设备)要点.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简易升降机委托检验作业指导书 NKAJS-AQ-I-C-3270 1. 目的 为《》 2. 适用范围 本适用于。 检验 项类 项目 编号 检验依据 检验内容 检验方法 4.1 基本要求 GB28755-2012 简易升降机应在以下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a)安装地点的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 b)机房内的空气温度保持在+5℃- +40℃; c)运行地点的最湿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不超过90%,同时该月平均最低温度不高于+25℃; d)供电电压相对额定电压的波动在±10%的范围内; e)环境空气中不应含有爆炸性气体、易燃性气体、腐蚀性气体、可燃性粉尘和导电性尘埃。 4.2 简易升降机的设计、使用参数应在以下范围内,并应优先采用曳引式: a)额定起重量:强制式简易升降机不大于1500kg,其他形式简易升降机不大于3000kg; b)额定速度:不大于0.3m/s; c)提升高度:曳引式简易升降机不大于20m,其它形式简易升降机不大于15m; d)层站数:曳引式简易升降机不超过6层,其它形式简易升降机不超过4层。 4.3 简易升降机及其所有零部件、建(构)建筑物应设计正确、结构合理,并符合机械、电气、液压及建筑的通用技术要求,并不应使用有害材料。 4.4 简易升降机不得载人运行。 4.5 简易升降机的操作装置必须设置在货厢外,货厢内不得设置任何操作按钮。 4.6 简易升降机应采用自动平层的方式,货厢的平层准确度应在±15mm范围内。 4.7 曳引式简易升降机的平衡系数应在0.4-0.5范围内。 4.8 直接直接作用液压式简易升降机满载,并处于顶层端站平层位置时,货厢的沉降距离在10min内不应超过10mm。 井道 5.1.1.1 一般要求 简易升降机对重或平衡重应与货厢安装在同一个井道内。 井道 5.1.1.2 井道应是简易升降机专用的,井道内不得装设与简易升降机无关的设施。如果井道设置在人员能到达的空间的上面,井道底坑的底面至少应按5000N/m2载荷设计,且: a)将对重(或平衡重)缓冲器安装于一直延伸到坚固地面上的实心桩墩上; b)对重(或平衡重)上装设符合9.3规定的下行超速保护装置。 5.1.2.1 井道的封闭 简易升降机井道应由无孔的墙、底板和顶板完全封闭起来。只允许有: a)层门开口; b)检修门、活板门开口; c)火灾情况下,气体和烟雾的排气孔; d)井道与机房之间必要的功能性开口。 5.1.2.2.1 检修门、活板门 检修门和活板门应是无孔的,其机械强度不应低于层门。 5.1.2.2.2 检修门、活板门均不得向井道的内部方向开启。 5.1.2.2.3 检修门、活板门均应装有一个用钥匙开启的锁,当检修门和活板门开启后,不用钥匙也能将其关闭并锁住。检修门即使在锁住情况下,也应能不使用钥匙从井道内部将门打开。 5.1.2.2.4 所有的检修门、活板门均应装有一个电气联锁装置,以确保简易升降机只有在所有的检修门、活板门均关闭时才能启动。电气联锁装置应采用符合8.5规定的安全触电形式。 5.1.3.1 井道壁、底板和顶板 井道结构至少应能承受: a)驱动装置施加的载荷; b)停层保护装置动作产生的载荷; c)下行超速保护装置动作瞬间经导向装置施加的载荷; 井道 井道壁、底板和顶板 d)缓冲器动作产生的载荷; e)货厢装载、卸载产生的载荷。 5.1.3.2 井道的壁、底板和顶板应采用坚固的非易燃材料建造,这种材料本身不应助长灰尘产生,并应具备足够的机械强度:用一个300N的力, 垂直作用在井道壁任一面的任何位置上,且均匀分布在5cmm2的圆形或方形面积上,井道壁应: a)无永久变形 b)弹性变形不大于15mm。 井道的顶部空间 5.1.4.1.1 曳引市简易升降机的顶部空间 当对重完全压在其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面四个条件; a)货厢导向装置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1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 b)货厢顶部站人平面与井道顶的对应位置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0m; c)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固定在货厢顶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1m; d)货厢上方应有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