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年产100万株羌活组培苗的生产线的设计The design of a production line which annually yield one million notoperygium tissue culture seedings 答辩人:王永元 导 师:任爱梅 2012.6 主要内容 1.本设计的意义 2.羌活组培苗的生产工艺 3.组培生产线设计及生产安排 4.物料衡算 5.主要设备选型 6.组培生产线成本估算 1.设计的意义 羌活作为一种常用中药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但由于其自然更新速率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野生资源日渐枯竭,因此人工栽培是必然的出路。而种子繁殖率极低,因此采用组培的方法繁殖时一种有效地途径。 2.羌活组培苗的生产工艺 2.1组培工艺流程的选择 本设计选择器官发生型的组培方式进行羌活组培苗快繁,其具有以下优点: (1)技术成熟可靠; (2)繁殖倍数较高完全可以满足生产需求; (3)技术较简单易于实现工厂化。 2.2组培工艺流程图及说明 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由组培工艺及培养基制作工艺组成。 2.3培养基 工艺涉及四种培养基,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诱芽培养基、生根培养基。它们都是在MS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激素以及活性炭得到的,每种培养基对应的应运于每个阶段。 3.组培生产线设计及生产安排 3.2组培生产线的基本布局及设备 (1)基本布局 组培生产线是组培育苗的核心。本设计按各步骤的特点及要求,将组培生产线划分为四个模块,依次是培养基制作间、灭菌间、组培间、培养室。这四个模块依次排列便于物料的传送,但是组培间与培养室需严格划分,使其较独立,有利于无菌环境或相对无菌环境的实现。 培养基制作间 :输送台 、转盘式洗瓶机 、冲洗烘干一体机、自动灌装机 、自动封口机 。 灭菌间 :高压蒸汽灭菌锅 、风机 。 组培间 :一体化超净工作台 、空调机 、输送台。 培养室 :培养架 、空调机 、加湿器 、紫外灯 。 3.3生产安排及人员分配 计划组培生产时间安排是2-9月 ,根据成品苗100万的要求以及30天的移栽苗的期限以及组培过程中10%的损耗率确定计划安排。预计每天可出苗4万株。 人员分配:组培生产线所需人员,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正式职员,另一类为临时职员 。正式职员共需12人,安排6人完成接种任务 ,6人负责生产线操作。后期所需临时职员估算,主要用于驯化、移栽阶段,估计需16人。 4.物料衡算 根据计划安排生产100万株组培苗共需29.3万瓶培养基,按25 瓶/L 分装,共需培养基11720L(其中考虑了组培过程中10%的损耗率)。 初步得到组培四个阶段中物料与产出的关系,每株瓶苗在每个阶段消耗的培养基分别是0.16mL、1.25mL、4mL、4mlL,得生产100万株理论培养基消耗量为9410L。 5.主要设备选型 设备选型主要考虑以下几点:尽量选择先进的、自动化程度高,经济合理、安装操作维修方便、动力消耗低的设备且能满足生产的需求。根据以上要求,本设计所选设备如下:200J输送台、XP-24 洗瓶机、HP-6自动冲洗烘干机、PLT-50II自动灌装机 、MQBS-116玻璃瓶旋盖机 、GW1627卧式高压蒸汽杀菌锅 、一体化超净工作台、HL1-2 培养架。 6.组培生产线成本估算 6.1瓶苗直接成本 6.3瓶苗成本 综上,组培苗成本组成包括培养基成本、培养基制作成本、接种成本、培养成本、人工成本、固定资产折旧成本,因此得单株组培苗的总成本为0.484元。 总结 常规的组培苗生产方式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面临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制约着组培苗生产的规模化、工业化。所以,本设计通过对组培生产线的设计,初步实现了组培部分环节自动化的要求,从而减轻了对劳动力的依赖。其有利于组培苗生产成本的降低,对于组培苗生产的规模化和工业化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致谢 感谢我的导师任爱梅老师和谢放副教授对 我的关怀和指导! 感谢一起快乐度过实验室生活的各位同学、师兄、师姐以及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和朋友! 感谢各位评委耐心审阅我的论文,其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 * * * 优良单株材料选择 外植体的处理 外植体接种 器皿、器械清洗 培养基制作 PH调整 干燥 培养基机械分装 高压灭菌 冷却 愈伤组织 芽诱导(丛生芽) 增殖培养 生根培养 移栽 (温室或大田) 驯化 初培养 形态、病理检测 愈伤组织 分割 芽苗 生根苗 3.1组培生产线工艺流程及说明 理瓶 洗瓶 冲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