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副词+名词”结构
摘 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副词+名词”结构被认为是一种有悖于传统语法的语言现象。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语言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副词+名词”结构已经成为目前现代汉语中一种非常流行的语言现象。“副词+名词”结构具有很强句法功能,可以充当谓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句法成分。同时该结构还具有使名词的概念义隐退,色彩义丰富,细节义凸显的语义特征。更重要的是其独特的语用价值,口语性强,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和诙谐幽默。
关键词:“副词+名词”结构;句法功能;语义特征;语用价值
Abstract: Adverb+ noun structure is a uncommon language phenomenon which is considered a contrary to traditional grammar in a very long period of time.However ,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language also has undergone some changes, adverb+ noun structure has become a popular language phenomenon in modern Chinese. Adverb + noun structure ,with strong grammatical functions, can act many syntax ingredients,such as predicate, attributive, adverbial, complement and so on. Meanwhile, the structure holds the following semantic features:wiping out the concept of noun,producing rich deeper meanings and highlighting detail meaning.Further, its unique pragmatic value, colloquialism ,concision and vivid humor is very important as well.
Keywords: adverbs + noun structure; grammatical functions; semantic feature;
pragmatic value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副词+名词”结构被认为是一种有悖于传统语法的语言现象。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语言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副词+名词”结构已经成为目前现代汉语中一种非常流行的语言现象,不仅大量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口语中,还常常出现在报刊杂志和电视节目中,甚至还出现在一些著名作家的名篇名作中。“副词+名词”结构具有很强句法功能,可以充当谓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句法成分。同时该结构还具有使名词的概念义隐退,色彩义丰富,细节义凸显的语义特征。更重要的是其独特的语用价值,口语性强,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和诙谐幽默。另外,需特别强调的是:本文中的“副词+名词”结构中的副词如无特殊说明专指程度副词,为了方便说明,下文还称为“副词+名词”结构。
一 已有的研究概况
“副词+名词”结构的用法由来已久,从鲁迅的“十分堂吉诃德”到曹禺的《日出》中八奶奶的台词“顶悲剧”,再到当前的“很女人”、“很现代”。由于其运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引起了语言学家的高度关注,因此,语言学界对它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成果颇丰。
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汉语语法学界对“副词+名词”结构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1.副词不能修饰名词。
最早论及“副词+名词”结构的黎锦熙先生认为:副词“是就事物的动作、性质等,再加以区别和限制,所以必附加在动词、形容词或别的副词前。”[1](p20)吕叔湘、朱德熙也持相同的观点:“副词能限制或修饰动词(如‘不去’),形容词(如‘很好’),但不能修饰限定名词,(如‘不人’‘很人’)。 ”[2](p9)方华指出“真正的副词是不修饰名词、代词(即体词)以及名词性的结构(数量词,数量名结构)的。”[3]
2.副词能修饰名词。
多数学者特别是近期的学者对于副词修饰名词持肯定态度。张静在其文章中写道:“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吗?我看能……最起码在数量上说,这不是‘特殊’现象。”并举出26个例子来证明副词修饰名词的普遍性。[4]张谊生认为,“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在现代汉语中是客观存在的”,副词之所以能修饰名词其深层的原因和制约因素是名词,并从名词具有特定语义基础或功能转化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了各种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