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t锅炉脱硫方案重点讲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5t锅炉烟气石灰石法脱硫工程 技术方案 二〇一五年三月 第一章 概 述 1.1设计依据 根据厂方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及要求为参考依据,并严格按照所有相关的设计规范与标准,编制本方案: §《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 §厂方提供的技术文件; §国家相关标准与规范。 1.2设计参数 本工程的设计参数,主要依据招标文件中的具体参数,其具体参数见表1-1。 表1-1 烟气参数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值 1 进口烟气量 m3/h 40000 2 进口烟气量 Nm3/h 25200 3 烟气温度 160 4 烟气进口SO2浓度 mg/m3 年运行时间 小时 8000 1.3设计指标 设计指标严格按照国家统一标准治理标准和业主的招标文件的要求,设计参数下表1-2。 表1-2 设计指标 序 号 项 目 参 数 1 SO2排放浓度 ≤200 mg/m3 烟尘 ≤100 mg/Nm3 1.4设计原则 §设计采用石灰石法脱硫工艺,该方法技术成熟、脱硫效率高、运行安全可靠、操作简便。 §采用一塔方式,吸收塔拟采用喷淋塔,每套脱硫装置的烟气处理能力为40%~110%BMCR工况时的烟气量; §脱硫系统设置100%烟气旁路,可以确保脱硫装置对现有生产系统不产生负面影响,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FGD装置可利用率保证值为不小于65%;脱硫设备年利用小时按8000小时考虑; 1.5设计范围 本设计范围包括烟气脱硫系统工艺、系统结构、电气等专业的设计,工程设计范围:从锅炉烟气出口至烟囱进口前水平烟道接口之间的脱硫装置和相应配套的附属设施。包括: §脱硫剂制备系统 §烟气系统 §SO2吸收系统 §脱硫液再生循环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 1.6 技术标准及规范 (1)保护标准 GB13223-2003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6-93 《城市区域噪音标准》 (2)材料 GB699-88 《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 GB711-85 《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厚钢板技术条件》 GB710-88 《优质碳素结构钢薄钢板和钢带技术条件》 GB3087-82 《碳钢焊条技术条件》 (3)设备标准 JB1620-83 《钢结构制造技术条件》 GB150-1998 《钢制压力容器》 GBJ17-91 《钢结构设计规范》 (4)安装调试 GB50205-95 《钢结构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TJ231(一)-75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一) TJ231(四)-75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四) TJ231(五)-75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五) TJ231(六)-75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六) GB50221-95 《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二章 脱硫工艺概述 2.1技术现状(略) 2.2工艺选择 石灰石法烟气脱硫是先用可溶性的碱性作为吸收剂吸收SO2。石灰石法是以氢氧化钙溶液为吸收碱吸收烟气中的SO2,生成亚硫酸钙和亚硫酸氢钙沉淀,在沉淀池沉淀后清除。 2.2.1 钙碱法工艺反应原理 该法使用Ca(OH)2液吸收烟气中的SO2,生成HSO32-、SO32-与SO42-,反应方程式如下: 一、脱硫过程 SO2+H2O→H2SO3→H++HSO-3 H++HSO-3+1/2O2→2H++SO2-4 CaCO3+2H++H2O→Ca2++2H2O+CO2↑ Ca2++SO2-4+2H2O→CaSO4·2H2O 2.2.2低阻高效喷雾脱硫工艺 喷淋塔也成为喷雾塔,是在吸收塔内上部布置几层喷嘴,脱硫剂通过喷嘴喷出形成液雾,通过液滴与烟气的充分接触,来完成传质过程。空塔喷淋吸收塔主体为圆形塔体,塔体内配置有多个高效喷嘴及高效除雾装置,浆液在吸收塔内通过高效雾化喷嘴雾化,雾化覆盖面积可达200%,形成良好的气液接触反应界面,烟气进入塔内之后,在塔内匀速上升,与雾状喷液进行全面高效混合接触,脱除SO2等酸性气体。根据燃煤含硫量、脱硫效率等,一般在脱硫塔内布置几层喷嘴。喷嘴形式和喷淋压力对液滴直径有明显的影响。减少液滴直径,可以增加传质表面积,延长液滴在塔内的停留时间,两者对脱硫效率均起到积极的作用。液滴在塔内的停留时间与液滴直径、喷嘴出口速度和烟气流动方向有关。带雾点的烟气上升至高效除雾装置时,通过除雾装置的作用,气液进行接触二次吸收并同时得到有效分离,从而避

文档评论(0)

南非的朋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