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活垃圾堆肥技术 农业中的应用 1)对土壤改良作用 2)修复被农药污染的土壤 3)修复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 存在的问题 1)有效肥料成分含量较低 2)未腐熟堆肥导致减产或更严重的危害 3)固体减量化效果不明显 指标: 好氧速率;C/N比值 垃圾堆肥——蚯蚓处理生态工程 蚯蚓直接吞食垃圾 ——减量化 粪便——微生物理想基质 微生物半分解、分解垃圾有机物 ——蚯蚓的优质食物 大量生产蚯蚓 ——良好饲料 污水处理生态工程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 (慢速渗透处理系统、快速渗透处理系统、地表漫流生态处理系统、湿地生态处理系统、地下渗滤处理系统) 污水生态塘处理系统 蚯蚓微生物滤池系统 地下毛细渗漏系统(UCSS) 通过土壤过滤和微生物降解来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 蚯蚓微生物滤池系统 蚯蚓具有提高土壤通气、透水性能;有机物质的分解转化 智利、法国 蚯蚓微生物滤池系统 上海的中试结果表明:生态滤池CODQ去除率达83%一88%,BOD去除率达91%一%%,SS去除率达85%一92%,氨氮去除率达55%一65%,总磷去除率在35%一65%,污泥总产率为0一2mg/L。 * 1、污染环境生物修复 (1)什么是生物修复(Bioremediation)? 广义:指利用生物将土壤、地表及地下水或海洋中的危险性污染物现场去除或降解的工程技术系统。 狭义: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清除土壤和水体中的污染物。 1、污染环境生物修复 (2)生物修复的类型 植物修复 植物萃取 植物稳定 根际修复 植物转化 根际过滤 植物挥发 动物修复 直接-吸收、转化、分解 间接-修复土壤污染 微生物修复 降解 转化 2、污染环境生态修复 (1)生态修复? 生态学原理指导下,以生物修复为基础,结合各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工程技术措施,通过优化组合,使之达到最佳效果和最低消耗的一种综合污染环境修复方法 利用生物将土壤、地表及地下水或海洋中的危险性污染物现场去除或降解的工程技术系统。 生物削减和净化 生物富集和净化; 污染环境介质的调控 基础 1)污染大气的生态修复 2)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 投菌技术 人工浮岛技术 人工湿地技术 投菌技术 投入足够数量的外援菌; 同时人工控制水体环境,如温度、溶解氧、ph等 人工浮岛技术 人工生态浮岛是一种象筏子似的人工浮体,在这个人工浮体上种植各种具降解能力的水生植物,通过水生植物根系及茎叶等对氮磷的吸收,达到生态修复的目的水生植物。 人工湿地技术 人工湿地:根据天然湿地净化污水的机理,由人工将砾石、砂、土壤、煤渣等材质按一定比例填入,并有选择性种植有关植物的污水处理系统,是工程化的并由人工控制的沼泽地。 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过程是通过湿地中生态环境中的植物、基质、微生物所发生的物理、化学、生物作用的协同效应来实现,这些效应包括沉淀、吸附、过滤、分解、离子交换、絡合、硝化与反硝化、营养元素摄取、生命代谢活动等。 人工湿地技术 人工湿地去除的污染物范围广泛,包括N ,P ,SS ,有机物,微量元素,病原体等。 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浓度较低的条件下,人工湿地对BOD5的去除率可达85%――95%,COD去除率可达80%以上。 废水中大部分有机物作为异样微生物的有机养分,最终被转化为微生物体及CO2 ,H2O。 3)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 植物提取修复——最有发展前景 植物固定修复 植物挥发修复 植物降解修复 植物转化修复 根际修复——最具潜力 植物提取修复 通过种植对重金属耐性且积累能力较强的超积累植物,利用根系吸收污染土壤中重金属。 表8.4部分污染物及其超积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见291) 超富集植物去除重金属能力 ①植物本身对目标重金属的富集能力 ②植物生物量的大小 ③土壤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高低 超富集植物应具有特性——从修复角度来讲 植物提取修复 螯合剂的作用机理 将重金属从土壤颗粒上解吸到土壤溶液中。(活化效果) 促进根系的吸收、植物体内的转移和贮存。 螯合剂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的应用 胡亚虎 2010 植物提取修复 生物源 重金属有效态活化效率高于植 物吸收能力---重金属向地下渗滤的风险 对植物生产毒害 很难微生物降解 容易被微生物降解 其他元素潜在淋失 人工合成 螯合剂使用前 铅在土壤中的丰度交其他重金属高,但土壤溶液中的铅含量往往很低,不足土壤总量的0.1%; 植物地上部铅含量也不会超过50mg/kg EDTA等螯合剂的使用后 土壤中植物有效态铅含量增加了9-326倍; 植物地上部铅含量增加了1.9-157倍; 植物地上部积累量也增加了 1.3-270.6倍 植物提取修复 螯合剂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的应用 胡亚虎 2010 植物修复评价 重金属的渗漏及二次污染问题 土壤健康状况 未来研究方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第21课《给植物分类》课件3.ppt VIP
- 成都宽窄巷子案例分析报告.ppt VIP
- 早期生产遏制(GP12)管理办法.docx VIP
- IPD管理流程-系统需求说明书模板.doc VIP
- 2024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pdf VIP
- 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 第1部分:总体要求(JT/T1375.1-2022).docx VIP
- 快递关税风波下的贸易思考——2025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4月热点时事写作素材 (1).docx
- 2023-2024年度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儿科常用中成药的合理使用参考答案.docx VIP
- 《家乡的风俗》ppt 课件.pptx
- 工程结构的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论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