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复杂性尿路感染的中西医治疗 衡阳市中医院 肾内科 黄新艳 流行病学 尿路感染的分类 感染部位:下尿路、上尿路 发作形式 初发或者孤立发作 再发性感染:每年发作≧3年或 每半年发作 ≧2次 复发:病原菌同前,多发生于停药后2周之内 再感染:病原菌不同,多发生于停药后2周之外 病程:急性、慢性 基础疾患:单纯性、复杂性 无症状性菌尿 复杂性尿路感染 与泌尿系统的结构、功能异常或与患者的免疫状、合并症相关联的尿路感染 感染的控制和根除与复杂因素相关联 是导致慢性肾盂肾炎的根本原因 感染相关因素 宿主防御能力 病原微生物毒力 免疫反应 尿路自然防御机制 尿路感染的复杂因素 尿路感染的复杂因素 入侵途径 上行途径:非常重要,绝大部分尿感有其所致 血源途径:见于败血症、心内膜炎时,致病菌为葡萄糖球菌和白色念珠菌 淋巴途径:非常重要途径 尿路感染病原菌(%) 复杂性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 实验室诊断 脓尿 白细胞计数:WBC≥5/HP,WBC≥10/mm3 白细胞酯酶:敏感性75-96%,特异性94-98% 亚硝酸盐试验:高度特异性,但敏感性较差 尿细菌学检查 镜检未离心标本5cfu/HP相当于105cfu/ml 尿培养: 膀胱穿刺液定量培养阳性 清洁中段尿:菌落计数≥104cfu/ml 导尿管导尿:菌落计数≥102cfu/ml 高渗培养、衣原体、支原体培养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血培养:急性肾盂肾炎时约15-20%阳性 定位诊断 症状、体征 输尿管尿定量:最可靠 膀胱冲洗:以往最为常用 血清抗体:上尿路感染时产生高价血清抗体,但敏感性以及特异性不理想 抗体包裹细菌:敏感性88%、特异性76% 肾浓缩功能测定:慢性肾盂肾炎时减低 尿酶(LDH同功酶、AKP、过氧化物酶、葡萄糖醛酸酶、乙酰氨基葡萄糖酶、溶菌酶)及β2微球蛋白测定 C反应蛋白测定 治疗反应 影像学诊断 X线腹部平片 X线静脉肾盂造影 排泄性尿路造影 超声波检查 CT检查 同位素检查 复杂性和非复杂性尿路感染的区分 治疗原则 尽可能去除复杂因素 治疗前留尿培养或尿涂片染色,根据尿涂片革兰染色结果予经验治疗 轻者口服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SMZco 重者静滴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氨曲南、碳青酶烯类必要时联合氨基糖甙类 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疗程14-21天 对无法清除复杂因素的患者,感染控制后可予长期小剂量抗菌药物控制性治疗 复杂性尿感诊疗流程图 中医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的特色 一、淋证的病因病机 尿路感染属中医“淋证”范畴,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 肾、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而致小便频急,淋沥 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要临床 表现得病症。临床可分为热、气、血、石、膏、劳 六淋。 病位:肾、膀胱,与肝脾有关 病理:肾虚,湿热蕴结膀胱,气化不利 病性:实证——湿热、气滞 虚证——脾肾不足 虚实夹杂 久病,伤阴,热伤阴,湿遏阳——正虚邪恋 正虚易感外邪 病机转化 虚实转化 虚 正气不足,实邪易客 实 实 湿热未尽,正气已伤 虚 类型间转化 热淋 热伤血络 血淋 石淋 并发 血淋、热淋 中医辨证施治 (一)六淋特征: 热淋:起病多急,或伴有发热、小便赤热,灼痛。 石淋:以小便排出砂石为主症,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或腰腹绞痛难忍。 血淋:尿中夹或血块、血丝 气淋:小腹胀满较明显,小便艰涩疼痛,尿后余沥不尽。 膏淋:小便混浊如米泔水或如脂膏。 劳淋:久淋,小便淋沥不已,或遇劳即发或加重。 2、升清降浊,和胃止呕 尿路感染患者常有呕恶之症,不仅影响饮食、用药,更可使病情趋于复杂化和严重化,应尽快予以处理,为下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从中医“湿浊上泛,胃失和降”的理论出发,采用和胃降逆、升清降浊的法则,用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可缓解恶心、呕吐症状。 因此,在本期治疗中清利之品不可太过,应中病即止,以免苦寒伤胃。 辨证要点 辨淋证类别 辨症候虚实 辨标本缓急 辨证候虚实 实:起病急,有湿、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危险源、环境因素辨识培训试题及答案.doc VIP
- 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完整版.pptx VIP
- 产品设计开发控制程序.docx VIP
- 西门子S7-1500系列PLC技术及应用.pptx VIP
- 现代工程图学习题集葛常清习题答案.pdf VIP
-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第9版 pdf.docx
- 生猪屠宰兽医卫生检验人员理论考试题库资料及答案.pdf VIP
- 爱国、爱校、爱家教育主题班会课件.pptx VIP
- (高清版)B/T 13813-2023 煤矿用金属材料摩擦火花安全性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pdf VIP
- 3.2《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地位》教学设计-中职高二语文(高教版2024拓展模块上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