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权发证学习重点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权发证学习 三权发证编码 第一层次为县级行政区划,代码为6位,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 第二层次为地籍区,代码为3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第三层次为地籍子区,代码为3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第四层次为土地权属类型,代码为2位。其中,第一位表示土地所有权类型,用G、J、Z表示。“G”表示国家土地所有权,“J”表示集体土地所有权,“Z”表示土地所有权争议;第二位表示宗地特征码,用A、B、S、X、C、D、E、F、W、Y表示。“A”表示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B”表示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表),“S”表示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上),“X”表示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下),“C”表示宅基地使用权宗地,“D”表示土地承包经营权宗地,“E”表示林地使用权宗地,“F”表示草原使用权宗地, “W”表示未确定或有争议的土地,“Y”表示其他土地使用权宗地,用于宗地特征扩展。第五层次为宗地号,代码为5位,用00001-99999表示,在相应的宗地特征码后顺序编码。 3、赋码规则。 (1)地籍区、地籍子区划定后,其数量和界线尽量保持稳定,原则上不随所依附界线或线性地物的变化而调整。 (2)当未划分地籍子区时,相应的地籍子区编号用“000”表示,在此情况下地籍区也代表地籍子区。 (3)为保证宗地代码的唯一性,因宗地的权属类型、界址发生变化,宗地代码在相应宗地特征码的最大宗地顺序码后续编,原宗地代码不再使用。 (4)新增宗地代码在相应宗地特征码的最大宗地顺序码后续编。 数学基础 对于建设用地及宅基地调查采用国家1980西安坐标系,原则上采用1.5°分带,高斯正形投影,投影面为参考椭球面。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建制镇、乡政府所在地、新民居建成区采用1:500比例尺全野外解析法测量;其他地区以1:2000比例尺影像图为工作底图进行权属调查,界址点采用全野外解析法进行测量,地物要素可以采用解析法、航测法成图,比例尺不低于1:2000;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采用全野外解析法测量。 时间安排 三权发证时间安排。2012年,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2013年,完成全省建制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2014年,完成乡政府所在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2015年,全面完成我省村庄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建立省市县三级地籍信息系统,做到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全覆盖,实现对土地登记信息动态监管。按照时间安排重点事项如下: 一、2012年,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1、数学基础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地籍调查采用1:10000比例尺(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采用1:5000或1:2000比例尺)。采用国家1980西安坐标系,3°分带,高斯正形投影,投影面为参考椭球面。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中央子午线根据各地具体情况有所不同。 2、和以往村界调查的不同之处。 (1)编码不同 三权发证采用新的编码。 (2)所有权划分形式不同 村界是一个整体划分,铁路、公路、沟渠等线状国有或其它集体土地所有土地不与分割。而三权发证则是被铁路、公路、沟渠等线状国有或其它集体土地所有土地通过分割的,应分别划分为宗地。 (3)、测量方式有变化 对于所有权宗地:重要的界址点(比如:两个以上权属界线交叉处、经常出现纠纷的界址点)应埋设水泥界桩,进行解析测量;建设用地及宅基地的界址点采用全野外解析法进行测量。 二、2013年,完成全省建制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此项工作工作量大,工作繁琐。 控制测量 设备应在检验有效期内,幵提供其鉴定证书 1、数学基础 平面坐标系统:1980西安坐标系,3°分带,高斯正形投影,投影面为参考椭球面。 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与农村宅基地调查按1.5°分带(不得采用高程抵偿)。 2、GNSS网的布设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分级布网的原则。城镇首级GNSS网应一次全面布设,加密GNSS网可逐级布设,亦可越级布设或布设同级全面网。 3、图根点测量要求;(GPS-RTK) (1)仪器要求 双频 ≤10mm+210-6d 图 根 平均距离(m) 100 (cm) 5 ≤1/4000 测回数 ≥2 (3)一般要求 安置GNSS接收机天线时,天线应整平,定向标志宜指向正北; 对中误差不应大于3mm; 天线高应量至毫米,测前侧后应各量一次,两次较差不应大于3mm,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仪器类型、测量类型、天线类型、数据端口等设备参数应在随机软件中正确选择。 (4)网络RTK观测一测回的规定 ?1、观测前设置的平面收敛阈值不应超过2cm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