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与方式的实证研究.docVIP

毕业论文(设计)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与方式的实证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学 院 专 业 年 级 姓 名 指导教师 2014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与方式的实证研究 学生姓名 学院名称 专 业 学 号 指导教师 职 称 一、原始依据 1、论文的工作基础 上市公司盈余公司按照规定从税后收益中提取的各种积累资金盈余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与方式 2、研究条件 国外盈余管理的学术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大多数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盈余管理广泛的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方法是比较成熟的。纵观近20年来,国外相关的研究,文献研究设计一般采用三种方法,即总体应计模型,具体的应计模型和频率分布方法。Skinner和Bemard(1996)认为要深入研究盈余管理需要具有同质的环境而非只是大量的数据,同质环境中研究者能更容易掌握管理者对特定账户的操纵能力。Teoh等(1998)在对IPO公司发行前后的折旧和坏账准备政策详细检测之后,发现他们在发行及以后年度更倾向于通过折旧和坏账准备政策来进行盈余管理。我国学者对盈余管理的研究还体现在对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上。蒋义宏,魏刚对我国上市的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新三大假设即扭亏为盈”、“利益配股资格”以及“高价发行”[4]。陈晓、戴翠玉通过研究发现,亏损公司通常采用关联交易活动和重组活动来进行盈余管理。 此外,学术界有关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文献和资料较为丰富,而且学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相关书籍可供参考,所以从理论、实践和条件上都具备了研究本次课题的有利条件。 3、应用环境 由于本次课题的目的是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与方式 4、工作目的 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与方式 二、参考文献 [1] 李洁.企业盈余管理存在的根源.经济论坛,2004. [2] 魏明海.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及其研究述评[J].会计研究,2000(9):37-42. [3] 陆建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1999. [4] 王跃堂,周雪,张莉.长期资产减值:公允价值的体现还是盈余管理行为[J].会计研究,2005. [5] 袁晓初.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与影响辨析.商业经济,2008(5):74-76. [6] 邵建云.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实务[M].第一版.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 [7] 薛爽,田立新,任帅.八项计提与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6. [8] 阎达五,耿建新,刘文鹏.我国上市公司配股融资行为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J],2001(9). [9]张祥建,徐晋.盈余管理的原因、动机及测度方法前沿研究综述【J】.南开经济研究.2006(6). [10] Durbin.Detect Earning Management at Threshold—Evidence from Listed Firms in China[z],Working Paper,2002. [11] April Klein.2002.Audit committee,board of director characteristics,and earnings management.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33(2002). [12] Michael O.Aker,Don E.Giacomino,Jodi L.Bellovary.Earnings management and its implications[J].The Ohio CPA journal,2007,(8). [13] Paul M.Healy and James M,Wahlen,1999.A Review of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Literatur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tandard Setting[J].Accounting Horizons December: 三、设计(研究)内容和要求 1、研究内容 拟将本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将分析论文问题的提出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本文的研究结构及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将阐述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上市公司盈余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