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特种环境的人群营养与膳食
特种环境的人群营养与膳食
林晓霞
特种环境:生活所处地理位置的状态(如高温、低温、高原等)
工作处于的环境(如高温、低温、接触有害物质、电离辐射等)
一、高温环境人群营养与膳食
高温环境:32℃以上的工作环境和35℃以上的生活环境。
高温作业工种:冶炼金属、机械铸造、陶瓷玻璃工艺、建筑施工、……
1 高温环境机体的适应性改变
排汗是人体调节热平衡,但大量出汗易造成电解质紊乱,产生中暑。
⑴水及无机盐的丢失:出汗造成体内水份、钾、钠、钙、镁等无机盐排出体外。
⑵水溶性维生素的丢失:VC 、VB族体内含量下降。
⑶可溶性含氮物丢失
⑷消化液分泌减少,胃排空加速,消化功能下降,食欲减退。
⑸能量代谢增加,消耗增加。
2 高温环境的营养需要
⑴能量:30℃时环境温度每增加1℃,能量增加0.5%。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58%,脂肪占总能量﹤30%,适量摄入蛋白质,特别是优质蛋白质。
⑵水和无机盐:中等强度日补水量为3—5升,且少量多次饮用。
日出汗量﹤3升,食盐需15克。日出汗量﹥5升,食盐需用量为20—25克。⑶水溶性维生素:VC供给量为150—200mg/d,VB1为2.5-3.0mg/d,VB2为2.5-3.5mg/d。
⑷脂溶性维生素:VA供给量1500ugRE/d,高于常温工作人员。
3 高温环境人群的膳食原则:
⑴合理搭配,均衡营养,色彩丰富,清淡宜消化,食用开胃助消化食物。
⑵补充无机盐特别是钾盐和维生素,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豆制品。
⑶补充水份:以汤来补充水及无机盐。
4 高温环境下作业膳食指导
⑴补充水份少量多次,可在两餐之间喝淡盐水、豆浆、绿豆水,赤小豆水等,正餐时增加汤类菜肴如肉汤、鱼汤、鸡汤、菜汤等。
⑵吃富含钾、锌、钙、镁等矿物质食物:香蕉、黄瓜、倭瓜、土豆、海产品、豆制品等
⑶吃富含VA 、VB族、VC的食物:新鲜水果和各色蔬菜,奶、杂粮、适量的动物内脏。
⑷保证能量摄入,每日2800cal/人以上,蛋白质摄入为90—105克,优质蛋白质50%以上。
烹调多用蒸煮炖炒,以最大限度保留营养成份,利于消化吸收。吃蛋、鱼、禽、红肉等。
二、低温环境人群营养与膳食
低温环境:环境温度在10℃以下。
低温作业工种:冷库作业、冬季寒冷地带室外作业人员……
1 低温环境下人体的适应状况:
⑴能量需要增加:寒冷使甲状腺素分泌增加,机体散热强,基础代谢增高10—15%
⑵运动消耗:低温下肌肉寒战,厚重衣服增大活动消耗
⑶机体代谢变化:供能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转为脂肪和蛋白质为主,脂肪利用增加
⑷胃液增加,消化功能增强,食欲增加。
2 低温环境人群营养的需要
⑴宏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不低于50%,蛋白质供能13%—15%,脂肪供能为35%—40%,动物蛋白质占总蛋白质的45%。
⑵微量营养素:对维生素需要量增加30%—35%,
增加与能量代谢有关的VB1VB2尼克酸,建议供给量VB1为2—3mg/d, VB2为2.5—3.5mg/d,尼克酸为15—25mg/d。
增加机体抗寒能力的VC,可补充70—120mg/d。
增加机体抗寒能力VA,供给量1500ug/d;
增加因日照短而缺乏VD,补充10ug/d。
⑶矿物质:增加钠的摄入量,增强机体产热。调查表明,寒带地区居民每日盐的摄入量高达26—30克。
增加钙的摄入,多吃豆制品、奶制品等富钙食物。缺乏主要原因:摄入钙不足及缺少VD,导致钙利用率下降。
3 低温环境人群的营养膳食:
⑴供给充足能量,增加脂肪摄入。能量较常温增加10%—15%。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为13%—15%,35%—40%,45%—50%/。
⑵保证蛋白质的供给。在食用优质蛋白质食物同时,可添加坚果食物。
⑶提供富含VC、VB族、胡萝卜素及富含钠、钾等无机盐的新鲜水果蔬菜。
⑷食盐的推荐摄影入时为15—20g/d。
4 低温作业人员的膳食指导:
⑴保证能量供给,选用高能量食物加餐。
⑵尽可能食用新鲜蔬菜水果,条件不许可时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补充维生素制剂
⑶均衡营养。保证碳水化合物的摄取,每天摄入450—750克。多吃优质蛋白质食物(如蛋、奶),增加脂肪的摄入。
⑷每餐吃饱,不在空腹状态下工作。
三、高原环境人群的营养与膳食
高原环境: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气候状况缺氧。
1高原环境作业人员的营养需要:
⑴能量需要:相同劳动,高原能量需要增加10%。高原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供能比例为55%—65%,25%—30%,12%—13%。建议6200米高原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供能比例为80%,10%,10%。
⑵宏量营养素:
碳水化合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