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自我身份和妇女主义精神_论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   录  内容提要 3 Abstract 5 I. Introduction 8 Ⅱ. Quest for Individual Identity 10 Ⅲ. Quest for Womanist Spiritualism 20 IV Conclusion 36 Bibliography 39 2 寻找自我身份和妇女主义精神 ——艾丽丝?沃克小说《紫色》中主人公茜莉的心路历程 外 国 语 学 院 英 语 语 言 文 学 专 业 2000 级 硕 士 研 究 生  黄立华 导师 张叔宁副教授 内容提要 艾丽丝沃克是当代美国最重要的、最著名的黑人妇女作家之一。沃克因其 长篇书信体小说《紫色》( 1982)获得了普利策奖而闻名遐迩。她笔力遒劲,富 于表现力地描写黑人妇女为争取性平等和精神再生而进行的斗争。对沃克而言, 黑人妇女是希望和再生的象征。作者,通过她笔下的女性人物,强调妇女团结起 来同消极的社会机制作斗争的重要性。本文主要剖析主人公茜莉—一个十四岁 的、贫困的,近乎文盲的南方黑人妇女追求自我身份和妇女主义精神的心灵历程。 这两个主题相辅相成,贯串整个小说。 一方面,茜莉追求的是自我身份。在这一过程中,茜莉经历了两次主要变化: 一是从女性的征服到女性的自由;二是从心里的孤独到心里的健全。对于前一变 化,根据现代女性主义的观点,女性的身体是男人入侵的主要目标,所以,女人 常常害怕,甚至憎恨自己的身体。沃克笔下的茜莉就是最好的见证。茜莉不到十 四岁時,经常受到继父和她丈夫的强奸和毒打,根本就没有人身自由。她努力想 忽视或消除自己的身体以防她丈夫的性虐待。到她丈夫的情人莎格出现時,茜莉 才逐渐了解她的身体。莎格帮助茜莉获得了自尊和逃避婚姻的勇气,并最终获得 了性自由。对于后一变化,根据拉康的“境像期”理论——这一期间常常是在六 个月到十八个月之间。在这一阶段,小孩还没有形成对外部世界的概念,只是他 (她)自己的意象。没有经历过正常“境像期”的孩子,他(她)的早期发育就 会受到阻碍或有某种生理缺陷。这些孩子多半有孤独病症。茜莉的婴儿期可谓没 有经历过正常的“境像期”,不能正确地感知自己身体的存在,也不了解外界和 别人。此外,茜莉不能够替自己找到一个合理的听众也是她孤独的原因。只有莎 格能够把茜莉从孤独中解脱出来,因为茜莉需要的不仅是能够告诉她怎样去言、 行,而且能够教她的人。莎格确实起到了这样的作用。莎格帮助茜莉通过“境像 期”去发现她的身体,她说话的能力,她爱别人的能力,以致最后实现了她的心 理健全的目标。 另一方面,茜莉寻找的是妇女主义精神。这是小说的基石。在这一过程中, 茜莉在精神上经过三次演变,即:从精神依附到精神叛逆;从精神赎救到精神再 3 生;从精神个人主义到人文主义精神;最终达到精神的升华——“妇女主义精神”。 第一,从精神依附到精神叛逆。茜莉原本是个天真、烂漫的女孩。然而,不 幸却偷偷地降临到她的头上。一天,她的继父以帮他理发为由将她奸污。这一突 变事件在精神上震撼了茜莉。彷徨、苦闷和失望交织在一起,茜莉感到孤苦伶仃。 她只好向上帝倾诉她的冤屈和痛苦。随着时光的流逝,她的惨境并未改变;她所 崇拜的上帝并不关心她。后来在她的丈夫的情人莎格的同情和关怀下,茜莉渐渐 明白了这是为什么,“原来我一直向他祈祷和写信的上帝,是个男人,举止就像 我认识的其他男人一样:轻薄、健忘而卑鄙。”(杨仁敬,1987:171) 第二,从精神赎救到精神再生。这一演变过程可谓和第一演变过程并驾齐驱, 也就是说,在茜莉还处在精神依附期的时候,她同时也在进行自我的精神赎救。 精神赎救是沃克艺术创作的中心话题。对沃克来说,赎救就是拯救自己的生命。 茜莉,由于受到性别上和感情上的双重打击以及来自她“爸”的不允许告诉任何 人的禁令,为了能够生存和保全性命,只有选择精神赎救这条路。沃克探索赎救 的话题不仅通过乱伦的手法,而且通过茜莉和沙格之间的同性恋关系来展示出 来。正是这种亲密关系才使得茜莉了解了自己的性特征。莎格同时使茜莉获得了 话语权,并把茜莉同非洲遗产联系在一起。总之,莎格完成了茜莉转变的最终使 命。茜莉终于从不断的性别上、感情上和精神上的虐待中生存下来,并作为一个 坚强的、自食其力的女人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 第三,从精神个人主义到人文主义精神。在各个时代,有着各种文化背景和 持不同意识形态的作家都已对宗教问题做过深入的研究和挖掘,然而,黑人女作 家只是最近才把宗教问题作中心话题加以研究。过去被人们唾骂的同性恋、恋童 癖等话题现在堂而皇之进入了一些黑人女作家的作品中。 对这一逆潮流的文学 趋向所作出的反应使一些黑人女作家也聚焦于宗教问题。沃克,这位激进的、叛 逆的、多产的作家,致力于颠覆已经建立起来的秩序和悬而未决的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