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
录
内容摘要 iv
Abstract vi
Introduction 1
I. Literature Review of CMD 3
1.1 What is CMD? 3
1.2 A brief history of CMD research3
II Code-switching 5
2.1 Literature review 5
2.1.1 Definition5
2.1.2 CS category6
2.1.3 History of research8
III Linguistic adaptability Code-switching 11
3.1 Code-switching research on pragmatic perspectives 11
3.2 Jef Verschueren’s theory of adaptation 11
3.2.1 Language choices 12
3.2.2. Three notions of theory of adaptation 12
3.2.3 Four angles of investigation 12
3.3 Code-switching Theory of Adaptation 14
3.3.1 Adaptation model of CS research 14
3.3.2 CS application in adaptation models 16
IV Code-switching In Computer-Mediated Discourse 19
4.1 Difference Between CMD CMC 19
4.2 CS occurrence background in CMD 20
4.3 Various code-switching forms in computer-mediated discourse 21
4.3.1Code-switching in chatgroups 23
4.3.2Code-switching in E-mail 30
4.3.3Code-switching in the net-literature 35
V. Findings 39
5.1. CMD language features 39
5. 2 Structure of CMD conversations 40
5.3 CS features in CMD 41
5.4 Motivations 41
VI. Conclusion 43
Bibliography 44
Appendix 1: 48
iii
网络会话中的语码转换研究
2000 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
韦娟
导师
徐继旺教授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
计算机网络在人们的交际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人
们通过计算机
借助聊天室
留言版
BBS
电子邮件等不同的网络渠道进行各式各
样的信息交流 伴随着网络交际的普及和网络交流的需要 一种新的语言现象 —网络语
言产生了
网络语言是指一种在因特网中被网络交际者所采用的特殊的群体用语
是人们在网
络交流中的重要手段
David Crystal 把因特网定义为
因特网是由计算机网络通过一种
共同的标准系统的连接而形成的一种联合网络 信息通过因特网从主机传送到不同方位
的联机上
自从 60 年代因特网诞生以来
许多学者就致力于计算机网络语言的研究
其中最早的研究者之一是 Naomi Baron 他在 80 年代就探索研究计算机网络交际对语
言转变的影响力
由于这种新的语言形式逐渐被人们在网络交际中认可和使用
后来
更多的学者 象 Susan Herring, Rodney Jones 等 更进一步分析了网络语言的语言特征
英语的使用在网络语言中占统治地位
这不仅因为英语是国际语言
而且是由技术
发展的历史所决定的 .因此我们发现
在中国
当人们进行网络交际时
会在中文里混
合许多的英语表达方式和英语缩写字母 如 ASAP 表示尽快 VG 表示非常好 AFAIK
表示具我所知
而 BF 则表示男朋友的意思
这种在中文里混合有第二种语言的现象就
是我们在语言学范畴中所定义的语码转换现象 这一概念对于解释网络语言的特性有重
要的作用
语码转换研究开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
回顾对语码转换的研究
学者们大致研究了
三个问题和四个方面
三个问题是
第一
关于语码转换的定义
第二
对语码转换
进行分类描写
第三
关于语码转换的交际效果
四个方面分别是
语法
社会语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