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病原肺炎.ppt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几种不同病原体 所致肺炎的特点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三院        徐 旭    毛细支气管炎   是由多种致病原感染引起的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症,以喘息、三凹征和气促为主要临床特点。 病 因 RSV 副流感病毒 鼻病毒 人类偏肺病毒 博卡病毒 ADV 肺炎支原体 流行病学 常年发病,冬春季多发,可散发或流行 <2岁,以1-6M婴儿多见 男女发病率相似,男婴重症多 发病机制 病毒的直接损伤 免疫学机制,存在免疫损害 抗RSV IgE抗体 可溶性因子的释放导致炎症与组织破坏 获得高抗原性、非活化的RSV疫苗的儿童更易发生严重毛支 宿主的基因多态性 病 理 病变主要侵及直径75~300um的毛细支气管 上皮细胞坏死和周围淋巴细胞浸润 粘膜下充血、水肿、腺体增生、粘液分泌增多 肺气肿和肺不张 临床表现 上感后2~3天出现咳嗽、发作性呼气困难 喘息和肺部哮鸣音为其突出表现 严重者面色苍白、烦躁、发绀 高热少见,全身中毒症状较轻 体 征 呼吸浅快,60~80次/分,甚至100次/分 鼻翼扇动和三凹征、发绀 心率加快150~200次/分 肺部叩诊可呈过清音,闻及呼气相哮鸣音,呼气相延长,也可闻及中细湿罗音 肝脾下移 辅助检查 白细胞总数及分类、CRP大多正常 病毒抗原检测(快速)可明确病原 X线检查 不同程度肺气肿或肺不张 支气管周围炎 诊 断 年龄小于2岁 第一次喘息发作 咳、喘 两肺哮鸣音、中细湿罗音、呼气延长 胸片检查 过敏体质、家族史 鉴别诊断 儿童哮喘 原发型肺结核 异物吸入 治 疗 氧疗 控制喘息 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 静脉激素用于严重病例或其他治疗无效者 病原治疗 保持气道通畅,液体摄入,纠酸 预 防 母乳喂养,避免吸烟,洗手卫生 抗RSV单克隆抗体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RSV感染,多见于婴幼儿 RSV对肺的直接侵害,间质性炎症 轻症发热、呼吸困难不重,中、重者喘憋、发绀、三凹征 肺部听诊多有中细湿罗音 胸片见小点片状、斑片状阴影,1/3患儿有肺气肿 腺病毒肺炎 病 因 为腺病毒所致,42个血清型 3、7两型是主要病原体,其中7b型最重 80年代后以7d基因型为主,毒弱、病轻 是DNA病毒,细胞核内繁殖 耐温、耐酸、耐脂溶剂的能力较强 可在咽、结合膜、淋巴组织、肠道繁殖 流行病学 多见于6月~2岁小儿 呼吸道传染 婴幼儿肺炎中最严重类型之一 多见于冬春两季 病 理 局灶性或融合性坏死性肺浸润和支气管炎为本病主要病变 肺炎实变可占据一叶的全部,以左肺下叶最多见 以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周围为中心,管腔渗出物多 全身各脏器如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脏均有间质性炎症及小血管壁细胞增生反应 临床特点 起病急骤,高热持续时间长 中毒症状重 啰音出现较晚 X线改变较肺部体征出现早 易合并心肌炎和多器官障碍 临床表现 年龄6m-2y。冬春季多发。潜伏期3-8天。 发热呈稽留热或弛张热型,可2~3周 中毒重:面色苍灰,精神不振,嗜睡与烦躁交替 呼吸道症状:频咳,喘憋,呼吸困难,发绀 消化系统:呕吐、腹泻、消化道出血 神经系统:嗜睡、昏迷或惊厥(脑水肿) 循环系统:心肌炎、心衰 体 检 肺部啰音出现较迟,多于高热3~7天后出现;病变融合可出现实变体征,叩诊浊音伴呼吸音减低 肝脾增大 麻疹样皮疹 心率快、心音低钝 脑膜剌激征 X线特点 X线改变出现早 大小不等的片状阴影或融合成大病灶 病灶吸收慢,需数周或数月 肺气肿多见,1/6病例有胸膜改变 遗留支扩、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慢性肺病 易继发细菌感染 持续高热不退 症状恶化或一度减轻又恶化 痰变为黄色脓样 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增高,核左移 X线检查病变增多或出现新的病灶 诊 断 发热(持续高热) 咳嗽、气促,嗜睡、烦躁出现早 肺部体征出现晚 WBC下降 胸片间质改变出现早,可见大片实变影 病原学检查 抗菌素治疗无效 鉴别诊断 支原体肺炎 -年长儿 -肺体征少 -MP-IgM/冷凝集(+) RSV、副流感病毒肺炎 -6个月内Adv肺炎较轻 治疗 抗病毒 预防细菌感染 镇静,解痉平喘,祛痰 控制心衰 静脉丙球 正确输液 短期静脉激素 肺炎链球菌肺炎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pneumonia) 病原:肺炎链球菌 1881年,首次在大叶性肺炎患者唾液中发现 曾被称为:肺炎微球菌、箭头状微球菌、肺炎球菌、肺炎双球菌 1974年,发现菌体的链状结构,G+双球菌 外表有多糖荚膜,因此不易被杀灭 危 害 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WHO:全球每年有160万人死于肺炎链球菌感染,其中5岁以下儿童占100万人。 90%以上的死亡病例在发展中国家。 是导致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病因。 细菌性肺炎中最

文档评论(0)

糖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