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高三一轮复习.ppt

3-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高三一轮复习.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 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 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 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 (2)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产区在全国商品粮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  ) A.太湖平原 B.洞庭湖平原 C.江汉平原 D.成都平原 (3)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  ) A.耕地面积广 B.生产规模大 C.机械化水平高 D.人口较少 【解析】 (1)由材料信息可知,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我国粮食的播种面积不断减少,故A项错误;在耕地面积减少,人口不断增长的背景下,为了保障粮食充足供应,我国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故B项正确;改进农田水利设施能抵御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能稳定和提高粮食产量,但并不会使粮食产量持续增长,故C项错误;完善粮食流通体系有利于提高粮食的商品率,但不会使粮食产量增加,故D项错误。 (2)由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太湖平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其他三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高于其他三个地区。此外,太湖平原地区人口、城市密集,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稠密的水网把耕地分割得很破碎,农业生产规模小,不利于机械化的实施。随着耕地不断被挤占及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太湖平原在全国商品粮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故A项正确。 (3)商品率是指作为商品粮进入市场的粮食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的产粮大省,耕地面积广、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是两省粮食生产的共同特点。河南省的人口远多于黑龙江省,因此其商品率低于黑龙江省,故D项正确。 【答案】 (1)B (2)A (3)D 本题组考查了商品粮基地的形成条件,黑龙江省的三江平原是我国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基地,肥沃的黑土是其成为商品粮基地的重要原因,但根本原因是三江平原耕地面积广阔,人均耕地多。 材料一:右面是我国目前部分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中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发生了由南向北、由东向中的逐渐转移。 (1)比较甲、乙、丙三个商品粮基地,并填表。 地区 优势条件 限制性因素 甲 乙 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丙 旱涝灾害频发 (2)南方部分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为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社会原因是________。 (3)简要说明“中粮西运”对西部地区的积极意义。 解析:(1)要求分析甲、乙、丙三地发展农业的区位条件。(2)自然原因应从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社会原因应从当地的人口、城市发展等方面分析。(3)主要是分析对当地生态、经济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答案:(1) (2)地块小、土壤黏重、河网密布 人口稠密、城市发展占用大量土地、农业结构调整 (3)为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提供粮食保障,减轻西部地区生态压力;缓解粮食紧张的压力,有利于西部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发挥地区优势。 地区 优势条件 限制性因素 甲 人均耕地多 热量不足 乙 水源不足 丙 光热、水源充足 (1)简要分析①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并指出其宜建成哪些商品农业基地。 (2)简要分析④和⑥两个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 (3)图中②③⑤所在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错因分析】 本题组出错原因主要是区域定位不准确,对商品粮基地所在区域的区域特征把握不准,对不同商品粮基地的农作物种类判断失误,另外对农业区位条件知识掌握不全面,导致回答问题时漏掉要点。 【正确解答】 该题以我国商品农业基地的分布图切入,考查与商品农业基地有关的知识。解答时一方面要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考虑各个地区的差异,通过对比得出结论。另一方面,表述时既要合情合理,又要条理清晰。 答案:(1)优势条件:水热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地表水丰富;沿海地区海陆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市场广阔;技术先进,粮食单产高等。宜建基地:商品粮基地,花卉、蔬菜、水果等高效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基地。 (2)土地辽阔,耕地面积广;人口较少,人均粮食产量较高。 (3)问题:湖泊面积萎缩,洪涝灾害较多。措施: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退耕还湖,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能力等。 低温并非对农业全是有害的 低温是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但冬季低温不利于病虫的越冬,使该区域病虫害较少,利于绿色农业的发展;同时低温有利于土壤中营养物质的积累,土壤肥沃,利于农业的发展。 (1)限制该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的最大生态问题是 (  ) A.草场退化和土

文档评论(0)

糖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