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题库版_new讲解.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各种题型 确定题目 重要题目 候补题目 不确定答案的题目 试卷与题库重复题目 名词解释 同裂酶(同切点酶):有一些来源不同的限制酶识别的是同样的核苷酸靶序列,这类酶称为同裂酶。 同尾酶:与同裂酶对应的一类限制性内切酶,它们来源各异,识别的靶序列也各不相同,但切割后都能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特称为同尾酶。 测序酶:是经修饰过的T7噬菌体DNA聚合酶,是采用缺失的方法,从外切核酸酶结构域中除去28个氨基酸,这样使得T7DNA聚合酶完全失去了3~-5~外切酶活性,只有5~-3~聚合酶活性,而且聚合能力很强,测序时常用此酶。与klenow相比优点是:是双脱氧链终止法对长片段进行测序的理想用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一类能识别和切割双链DNA分子中特定碱基系列的核酸水解酶。 限制-修饰系统中的限制和修饰作用:限制-修饰系统中的限制作用是指一定类型的细菌可以通过限制性酶的作用,破坏入侵的外源DNA(如噬菌体DNA等),使得外源DNA对生物细胞的入侵受到限制;而生物细胞(如宿主)自身的DNA分子合成后,通过修饰酶的作用,在碱基中特定的位置上发生了甲基化而得到了修饰,可免遭自身限制性酶的破坏,这就是限制-修饰系统中的修饰作用。 5.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当DNA序列的差异发生在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位点时,或当DNA片段的插入、缺失或重复导致基因组DNA经限制性内切酶酶解后,其片段长度的改变可以经过凝胶电泳区分,出现的这种DNA多态性称为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6. 星号活性:限制性内切核酸酶识别和切割特异性位点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测定的。当条件改变时,许多酶的识别位点会改变,导致识别与切割序列的非特异性,这种现象称为星号活性。(“非最适的”反应条件例如高浓度的核酸内切限制酶、高浓度的甘油、低离子强度、用Mn2+取代Mg2+以及高pH值等。)克服星号活性的方法:维持反应体系适当的离子强度、较低的温度或酶浓度,尽可能缩短反应时间或DNA 样品的重新处理等。 7. 载体(vector): 在基因操作中携带外源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工具。 克隆载体:主要用于扩增或保存DNA片段,是最简单的载体。主要有:质粒载体、噬菌体载体、黏粒载体、人工染色体(YAC和BAC)。 YAC(酵母人工染色体):是利用酿酒酵母的染色体的复制元件构建的载体,其工作环境也是在酿酒酵母中。 BAC(细菌人工染色体):是基于大肠杆菌(E.coli)的F质粒构建的高通量低拷贝的质粒载体。 表达载体是可携带外源基因进入宿主细胞进行复制并进行转录、翻译的载体。 病毒表达载体:是以病毒基因组序列为基础,插入必要的表达元件所构建成的真核基因转移工具。 T-载体:Taq酶的末端转移酶活性可在PCR产物的3’端加上一个不依赖于模板的A,根据这一特性,为方便进行PCR产物的直接克隆而开发出T-载体。 Ti质粒(tumor inducing plasmid):是在根癌农杆菌中发现的可决定冠瘿病(即可诱发寄主植物产生冠瘿瘤)的质粒。大小在200kb左右。 12. 粘粒载体:由人工构建的、大小一般在 5~7kb左右、含有λDNA的cos序列和质粒复制子的一类特殊的质粒载体。 17.一元载体:含目的DNA的中间表达载体与改造后的受体(Ti质粒)通过同源重组所产生的一种复合型载体。 18.双元载体:是指由两个分别含有T-DNA和vir区的相容性突变Ti质粒构成的系统。 16. 卸甲载体:将Ti质粒上的T-DNA的致瘤基因全部去掉,仅保留其两边界及与T-DNA转移所必需的25bp序列而构建成的载体。 8.质粒的相容性:是指两种质粒是否可以共存于同一个细胞,如果能够共存则叫相容又叫亲和。 质粒的不相容性:两个质粒在同一宿主中不能共存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它们常常共用同一复制系统。 9. 转移性:质粒具转移性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很多质粒可以通过称为细菌接合的作用转移到新宿主内。不含tra基因的质粒则不具备转移性。 T-DNA :能导入宿主细胞并插入其DNA中发挥作用的Ti质粒部分DNA片段。 T-DNA区: 即转移DNA,能转移并整合在植物细胞核基因组上的、决定植物形成冠瘿瘤的一段DNA。LTS和RTS对于T-DNA的转移和整合是不可缺少的。 α-互补 :指 lacZ 基因上缺失近操纵基因区段的突变体与带有完整的近操纵基因区段的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由 1024个氨基酸组成)阴性的突变体之间实现互补。 11. cos序列(cohesive endsite):λDNA分子两端各有12碱基(5′-GGGCGGCGACCT-3′)的单链互补粘性末端,当λ噬菌体进入细菌细胞后,其DNA可迅速按碱基互补配对结合形成双链环状DNA分子。 COS位点:当λDNA进入细菌细胞后,便迅速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