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毕业论文(参考)亚信公司的企业成长及其启示.doc

毕业论文(参考)亚信公司的企业成长及其启示.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亚信公司的企业成长及其启示 1 引言 2 2 企业成长理论概述 2 2.1基于规模经济的成长理论 3 2.2基于生命周期的成长理论 3 2.3关于企业成长的其他管理理论 4 3公司创立和企业制度安排 4 3.1亚信的创建及其创业者 4 3.2 美国化的企业制度安排 5 4公司的高速成长 6 4.1回国发展 6 4.2融资和公开上市 8 4.3企业并购扩张 9 4.4由互联网集成商转型为电信软件供应商 10 4.5高速成长的动因分析 11 5 企业成长遭遇困境 14 5.1收入下降,新业务发展缓慢 14 5.2长远目标和短期利益的矛盾 15 5.3专注和多元化的两难选择 16 5.4企业成长困难的原因探讨 17 6 亚信案例对企业成长的启示 19 6.1聚焦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不同的关键问题 20 6.2主动选择环境,适时调整适应外界变化 21 6.3坚持核心理念,制定并执行清晰的经营战略 22 6.4内部成长和外部收购并重 22 6.5建立支持创新的制度和文化 23 7 结束语 24 附录 25 亚信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事件 25 1 引言 2004年7月28日,联想集团与亚信公司签署协议,联想集团以其TI服务业务非电信部分作价3亿元,置换亚信公司15%的股权。这次企业并购,国内各大媒体、美国证券网站都进行了大量的报道,TI专业媒体更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这次交易双方都不涉及现金,联想成为亚信的单一最大股东,亚信通过增发股票出让股权的方式,获得联想TI服务中的绝大部分—非电信业务。联手组建全新的TI服务企业—“联想亚信科技有限公司”。新成立的公司将在两年内独立运作,享有充分的运营决策自主权。 新公司的人员,由联想和亚信的旧部通过简单的加法联合组建。联想包括汉普咨询在内的全部非电信类IT服务家当,超过500人的团队整体迁移进入联想亚信科技有限公司,与亚信原企业信息方案事业部的将近100多人的队伍融合,为联想亚信科技有限公司的全部人员。 对于这次合作,亚信董事长丁健说:“亚信选择联想,是看好联想集团强大的品牌实力,多年积累的金融、政府、制造等多行业经验和广泛的客户资源,同时也看好联想IT服务拥有的优秀管理基础的团队。本次亚信与联想TI服务资源的整合,将极大提升双方在行业应用软件和TI服务产业的影响力。” 亚信CEO张醒生说:“亚信和联想的合作,拓展了自己的能力,拓展了自己的市场,又加入两支精英的团队,这样势能、优势和动能都结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对未来非常有信心的,这是我们为什么认为未来的12个月,联想亚信它一定能成功,一定会盈利。”张醒生从横和竖的角度,为公众揭开了新公司的战略一角。横向的,是从业务整合的角度扩大集成的软件产品线,也就是把联想和亚信已经现有的产品加以综合,包括联想的信息安全、企业咨询、IT服务咨询、亚信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商业智能软件、信息通信、企业应用软件等等。垂直的则是面对不同行业客户群,针对行业客户群相似的需求,集合双方的客户群优势互补,进入钢铁、石化、航空、金融、电子政务、机械制造等各领域。张醒生表示收购联想TI服务可以全面拓展企业市场,亚信完成了从电信软件供应商到全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战略转型。 亚信CFO韩颖分析了几年来公司的营业收入,2003年亚信年营业收入为1.16亿美元,比2001年的1.89亿美元下降了1/3,净利润更是从1000万美元变为全年亏损2800万美元。由于电信投资的下降,2004年亚信年营业收入还将呈下降趋势,收购联想TI服务是公司成长的需要。 成长,快速的成长以抵御强大对手的挤压,是成立10多年的亚信公司梦寐以求的,也是每个中小企业迫切追求的目标。公司成长是发现和培养人才、吸引资金、管理替代风险和打破成熟行业限制的关键. 2 企业成长理论概述 对企业成长研究起源于大规模生产的研究。法国经济学家吉布莱特在其代表作《非均衡经济学》中对企业规模与成长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其研究成果被人们称作吉布莱特定律。吉布莱特认为,企业成长是一个随机过程,影响企业成长的因素过于复杂,无法对其准确预测和把握,不同规模的企业成长率并不会因为规模不同而有所差异。英国管理学教授佩罗兹女士1959年发表的《企业成长的理论》奠定了企业成长理论的基础。企业成长理论一直是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其研究方向和重点随着时代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2.1基于规模经济的成长理论 企业成长理论的主要研究中,规模经济理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基于规模经济的成长理论是以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的。科斯认为:企业的显著特征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科斯运用交易成本的概念不但解释了企业产生的原因,而且还运用到了规模的界定上。当追加的交易由所讨论的企业来组织时,该企业规模扩大;当由其他企业或市场来组织时,企业规模不变。生产规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