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ppt).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轼(ppt)

苏轼 主讲人:汪俊 苏轼 苏轼的生平 他是欧阳修的学生,是继欧阳修之后,北宋中后期的文坛领袖。虽然他的官职没有欧阳修高,且一生十分坎坷,但他的文学成就更高更全面,对当时及后来的文学,影响也更大。苏轼在诗、词、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显示出其非凡的才能。其作品是宋代诗文革新运动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表现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在中国古代,才华横溢而命途多蹇者屡见不鲜,但象苏轼这样,在人生路途中坎坷曲折,还不甚多见。按时间顺序,其生平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 家世及少年时期 祖父名序,序有三子:澹、涣、洵,澹涣皆进士,洵即轼父。洵有三子三女,大儿及二大女早逝。轼有一姐名八娘,嫁后二年亡。故此后其家仅存轼、辙兄弟二人。无世传所谓苏小妹其人。 轼八岁于眉山从道士张易简学,十三岁进学堂,从乡贤刘微之学。在家从父学,父游从母学。 仁宗、英宗时期 仁宗嘉祐元年苏轼与父洵弟辙赴京应举。轼辙并取,三苏文章动天下。值程氏病丧,父子回川。嘉祐四年父子再度赴京。三人沿途所作后结为《南行集》。这是苏轼现存最早的一批作品。 三人抵京后,经欧阳修荐,轼、辙参加制科考试皆取。轼于嘉祐六年赴凤翔签判。治平元年英宗即位。轼还朝以殿中丞差判登院,后经学士院考试,授直史馆。此期妻、父先后逝世。 此期初步表现出苏轼的政治主张和艺术才华。制科考试前后,他接连上书要求改革。其观点遭重臣韩琦、王安石反对。 此一时期的《南行集》代表了他五言古诗的成就;《凤翔八观》,代表了当时七言古诗的成就;《和子由渑池怀旧》则是其七言近体的主要成就。 神宗时期 熙宁二年轼守孝期满还朝,值王安石变法,轼表示反对,由此产生矛盾。熙宁四年起,轼先后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皆有政绩。 元丰二年,“乌台诗案”发生。轼到黄州,始号东坡。元丰八年,神宗死,方得任用。黄州时期,轼多与僧道往来,对佛老渐感兴趣。 此期的文学成就以词为代表。黄州时期所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进入化境。 乌台诗案 1、始末:御使中丞李定等四次上书,从《苏子瞻学士钱塘集》中断章取义,称苏轼“指斥乘舆”“愚弄朝廷”。 2、性质:冤案。宋代最大的一次文字狱。 3、材料:今存《乌台诗案》,完整的狱中审理档案记录两宋之际人朋九万编,今有《四库全书》本。 4、虽然此案是王安石门人所为,然与其无关,其时王已退居金陵。 元祐更化时期 元丰八年三月,神宗死,哲宗立,高太后垂帘听政,起用旧党,苏轼得到重用。此期有几件重要的事: 1、与司马光的矛盾。 2、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子皆于此期产生,与门下多唱和。 3、“洛蜀党争”的出现。又一次文字之灾。 哲宗亲政时期 天祐九年,高太后死,哲宗亲政,罢黜旧党,起用新党。苏轼被视为“元祐党人”贬惠州,复贬儋州。 元符三年,哲宗丝,徽宗即位,大赦天下,苏轼北归,第二年到常州,病逝,年六十六岁。 此时诗似陶潜,胸襟颇同。 苏轼的思想 出入儒道 浸染佛禅 兼容并收 灵活通脱 有为有守 率真任情 旷达幽默 苏轼的诗文 今《东坡全集》一百多卷,诗二千七百多首,还有大量散文。 苏轼的诗 内容:政治诗、写景抒情诗、理趣诗、和陶诗。 艺术:取材广泛,立意新颖,想象丰富,富于趣味。 苏轼的文 1、议论文:政论和史论。说理透彻,雄辩滔滔。受《孟子》《战国策》影响。 2、记叙文:多有佳篇,写法上叙述、描写、议论交错互用,结构随内容而有丰富变化。 3、小品文:各类皆有独到之处,或叙友情,或写景物,或论文弹艺,信手拈来,妙趣横生。 苏轼以自己横溢的才华和奔放的气势,为宋散文开辟了新天地。其作品文思开阔,笔力奔放雄健,行文收纵自如,变化多姿。 苏轼的词 苏词发展的三个阶段: 杭州时期开始写词 密州时期颇多名篇;徐州时期有农村词五首 黄州时期渐入化境 苏词在宋代词史中的贡献和地位 1、扩大词境,开拓题材。 2、改变词风,开创豪放派之风气。 有关苏词的基本参考资料 《东坡选集》,徐无闻、曹慕樊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 《三苏文艺思想》,曾枣庄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东坡诗论丛》,苏轼研究会编,齐鲁书社,1983年 《东坡文论丛》,苏轼研究会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 《苏轼研究资料汇编》三册,四川大学中文系主编,中华书局 国画藏品 苏轼赤壁游 解题 念奴本为歌女名,后为词调。本词又名《百字令》。本词为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在黄州任团练副使时夜游赤壁所作。 内容 上片写赤壁山水之胜,描绘古战场遗迹。先片承“多少豪杰”而来,追忆历史,着重写人,引起对周瑜的描写和议论。最后归结到面对历史,发出对人生的感慨。 主题 通过对赤壁壮丽河山的描写、对周瑜的缅怀和颂扬,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同时流露出事业无成、年华虚度的感伤。 艺术分析 1、将写景、咏史、怀古、抒情融为一体,尤其将景物的特色和任务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