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同情况下应选用的参数 产出剖面测井系列的选取是根据生产井的类型进行的。对于单相生产井,通常选用流量计、温度计、压力计三个参数即可;对于抽油井,由于仪器要通过油套环形空间下入产层,因此要选择外径小于1英寸的仪器。抽油井一般为低产井,若为油水两相流动,应选用集流式流量计,此外还要选用持水率计,若油水密度差较大可选用密度计、温度计、压力计;若流动压力小于泡点压力,则井下为油气水三相流动,此时必须选用集流流量、密度、持水率、压力、温度五个参数。在抽油机井中,若流量较高,可选用连续流量计。 自喷井中,对于高产井可以选用连续流量计(流量通常应大于50立方米/日),小于这一数值时,应选用集流式流量计。自喷井中,若为油水两相流动,可选用流量、密度、压力、温度四个参数,若油水密度相差较小,则应用持水率计取代密度计。若为油气水三相流动,则必须选用全部五个参数(流量、密度、持水率、温度、压力),此外要测量自然伽马和套管接箍两个深度控制参数。 图6-1 多道生产测井仪PLT的示意图 左图为斯仑贝谢CSU生产测井组合仪PLT的示意图,最下端为全井涡轮流量计 。 产出剖面测井包括 油水两相; 气水两相; 油气两相和油气水三相流动。 无论是自喷井、气举井,还是抽油井或电泵井,流量、持水率、密度、温度、压力五个或其中几个参数的综合处理过程如下。 产出剖面测井的目的主要是了解注采井网中各小层的状况。解释前要了解所测井的井下生产状况、位置、该井的生产史、相应构造上原始的油气分布状态,生产井的完井参数、地面油气水的产量、生产和射孔层位、喇叭口位置、管柱结构、套管尺寸等。然后分析测井曲线综合图,初步掌握油水产出部位,产出量,油水含量,了解井下流体状况。通过定性分析,可以对该井产出剖面有个初步了解,可以控制定量解释的结果,提高分层产量及各相含量的精度。 图6-2 气水两相测井曲线综合图 图6-2是一口气水两相流动的综合测井曲线,流量曲线说明上面射孔层气水产出总量大于下面射孔层的产出量;密度曲线说明下面一层产气量大于上面一层;温度曲线在下部射孔层,出现负异常是由气全吸热膨胀所致,上面一层虽有气产出但由于井筒温度已经下降,所以温度曲线通过上一射孔层时没有明显异常显示,在井底层段,密度值为1.0,说明井底为静水柱。流量曲线在静水柱中较为平滑,在上部由于为气水两相流动,套管内的三维空间上由于粘度和密度及流速分布不均所以流量曲线有起伏跳动现象,流量曲线在上面一层之上的全流量层跳动幅度较大说明气的流量比下面大。 对自喷井或气举井而言,在各解释层中读取各条曲线在该层段上的平均值,即可得到流量、压力、密度、温度等参数的解释数值,定量解释时作为曲线输入数据输入。因为气举井和自喷井在测井过程中的产量和压力相对稳定。 对于抽油机井,仪器通过油套环形空间下入油管鞋以下的生产层段进行测井时,抽油泵在运动。由于常用的泵为单作用泵(上冲程抽液),所以通常将上冲程作为有效冲程,抽油泵工作时的瞬时流量 和活塞运动的速度 成正比: (6-1) 式中K为单位换算系数,A为活塞面积。 实际测得的振荡曲线表明,其周期与抽油泵一个冲次的时间完全吻合,流量曲线的波峰在上冲程时出现。在下冲程时,抽油泵虽停止工作,但动液面没有发生变化(生产压差没有变化),所以油井仍在生产,因此流量曲线不为零。实际应用表明,抽油泵工作过程中压力也存在一定的波动、波动幅度为0.03~0.07Mpa。在以上情况下,涡轮流量计曲线的读值方法通常分为三种: (1)停抽法、 (2)面积法、 (3)平均取值法。 对于生产压差小、采油指数大的井停抽后曲线下降很快,取值很困难,不适宜用“停抽法”取值。面积法是取曲线上相间的两个波谷低点横坐标轴作垂线,计算该段曲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然后用该段的面积除以两垂线间时间长度,将得到等面积矩形的高度,此高度对应的读数即为涡轮流量计的读数。式中h为读数,A为阴影面积,b为时间长度。 (6-2) 在计算流量、持水率、滑脱速度、地表和井下流量换算解释过程中,需要油气水的高温高压物性参数。 由于每个解释层的温度和压力不同,因此每一层都应对这些参数进行计算。由于产层通常分布在沿井筒几十米的层段上,所以实际计算时,通常选择这些产层分布的中点为目的进行压力、温度取值与计算,计算结果为该深度处的物性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