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知识点汇总及强化训练.doc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知识点汇总及强化训练.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知识点汇总及强化训练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知识点汇总及强化训练 一个核心: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两大阶段:先秦时期政治制度、秦汉至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 三条线索: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集权的加强、选官制度的演变。 ※知识点一、 3、分封制的内容:①分封的对象:同姓亲族、功臣、先代贵族、姻亲等。 ②周王与诸侯的关系:周王把土地、人口、物资等分封给诸侯臣下,受封的诸侯国君要向周王效忠朝见、纳贡、随同周王作战等义务。 ③层层分封,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4、分封制的影响: ①积极:扩大了周朝的疆域,巩固了周王的统治,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②消极:诸侯权力过大,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5、分封制的变化历程: 形成成熟于西周,衰落于春秋,崩溃于战国(根本原因是铁器牛耕的出现,生产力的发展) ※知识点二、 3、作用: ①保障各级贵族能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宗法制有利于凝聚亲族,防止内部纷争,把“国”与“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对以后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知识点②颁布推恩令,使王国越分越小;③设置刺史监察地方; 3、隋唐(完善):内容: ①政治上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起草、门下审核、尚书执行)。 ◆三省六部制的影响:A、三省互相牵制,分工合作,提高了办事效率;B、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C、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后世国家体制产生深远影响。 ②开设科举制度,广罗人才,从而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唐朝政治制度特点:①用分权的办法来加强君权;②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考试成绩取代了门第出身。 4、北宋(加强): 内容:最大限度的集中军权、政权、财权于中央。 ①军权: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设三衙(统军)与调兵权的枢密院互相牵制; ②政权:中央:削弱相权,实行“二府三司制”(二府: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度支、盐铁、户部)。 地方:派文臣到各地作知州,管理地方政务,设通判起监察作用; ③财权:把地方税收的大部分收归中央,使地方失去了割据的经济基础。 北宋政治制度的特点:①强干弱枝,守内虚外;②从权、兵、财三方面削弱地方权力。 北宋政治制度的结果:积极方面、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皇权,改变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消极方面、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积贫积弱的局面。 5、元(新发展): 内容:中央实行一省制,建立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相权有所加强。 6、明清强化内容明朝废;清朝设立 1)、秦朝 三公九卿制 6)、北宋 二府三司制 2)、西汉 中朝 7)、元朝 一省制 3)、东汉 尚书台 8)、明朝 废丞相、设内阁 4)、魏晋南北朝 三省六部制雏形 9)、清朝 军机处 5)、隋唐 三省六部制 2、地方管理体制的演变 分封制(始于西周) →→→ 郡县制(始于秦朝) →→→行省制(始于元朝) 3、选官制度的演变 军功爵制度(战国、秦朝推行,讲究军功) ↓ 察举制、征辟制(西汉推行,讲究门第) ↓ 九品中正制(东汉推行,讲究门第) ↓ 科举制(隋唐以后历朝都推行,讲究才能) ◆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度为身份不高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是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4、监察制度的演变 秦朝:御史大夫 汉:中央御史府,地方刺史 唐:门下省 宋:谏院(独立谏议机构的出现) 明清:“科道”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影响: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现象,但是,它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类 一:封建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相结合的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 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演变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皇权与相权、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两对矛盾。君主通过调整中央机构与地方管理体制、监察中央与地方官吏、改革官员的选拔与任用及加强思想控制等方式,导致了两大演变趋势:皇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废除丞相;中央的权力日益加强,地方权力日益削弱,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加强。 考点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折射出的经济、思想文化的特点 秦统一后确立起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春秋战国以来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展演变的结果,而开创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决定了

文档评论(0)

yoush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