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现代文学史_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及答案_.doc

中国现代文学史_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及答案_.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文学史_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及答案_

名词解释 双簧戏1.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这场“文学革命”、“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2、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一封信,再由刘半农写答信王敬轩的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 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1.1921年成立于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2、代表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青、冰心等。3、重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4、理论主张: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5.主要贡献: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为人生、现实主义) 春柳社早期话剧社团,成立于1907年。由一批爱好戏剧的中国留日学生曾孝谷、李叔同、欧阳予倩等,在欧美、日本话剧运动影响下组成;该社团进行演剧活动,改编演出美国斯托夫人的《黑奴吁天录》等进步戏剧,在留日学生中引起很大反响。 学衡:1921年1月,吴宓主编的《学衡》杂志于南京创刊,主要撰稿人有梅光迪、胡光马肃等,称为学衡派。学衡派属于复古主义思潮,但不同于封建遗老林琴南,他们都是欧美留学生,摆出一副学贯中西的架势,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为标榜,受到鲁迅等人的批判。 雨巷诗人 戴望舒早期诗歌追求着音律的美,受法国魏尔伦等象征诗派的影响。《雨巷》一首,注重音乐,是其代表作。以传统诗词中的丁香为意象,表现一个现代青年的迷茫、烦愁。诗中那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是中心意象,她在期待的梦幻中出现、走近,旋又在雨的衰曲里消失。诗中ɑng韵的词反复出现,织就了一张音韵的网。诗人把那份忧郁浪漫化、诗化了,获得广泛好评(为新诗音节开了个新纪元),遂赢得雨巷诗人的美 《林家铺子》这是茅盾写于32年的一个短篇小说它叙述的是一二八前后江南某镇林家杂货小店倒闭过程的故事。小说以林老板的挣扎与破产为情节主线,以林小姐的婚姻纠葛为副线,展示了当时的民族危机和经济恐慌,深刻地揭露和抨击了国民党反动派趁民族危难之时,大肆掠夺、敲诈和欺压小商人和穷苦贫民的罪行,挖掘了中下层人民悲惨命运的根源。 湖畔诗社:1922年成立于杭州,成员有汪静之,胡雪峰,潘莫华,应修人等,是一个专心致志做情诗的浪漫主义诗歌团体。 第一次文代会:1949年7月2—19日,在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形势下,于北平召开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第一次文代会。这是全国文艺工作者大会师大团结的盛会。这是一个继往开来的大会,一个总结和动员的大会。会议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开始进入当代文学。 文明戏春柳社在日本演出的新派剧和上海春阳社等以话剧中渗透戏曲因素的表演称为“文明戏”。文明戏的特点是“言论老生”类角色往往脱离情节去评议政治,戏的分幕按传奇的传统,在换布景时常常演些幕外戏。 文学研究会:——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成立时间:1921年1月??成立地点:北京 主要成员:沈雁冰(茅盾)、叶绍钧(叶圣陶)、周作人、郑振铎、朱自清、冰心、许地山、王统照、庐隐等 主张文学为人生,主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后改为《文学周报》)等,倾向现实主义,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第三种人”-----指30年代的苏汶。文艺主张有脱离政治、脱离阶级而自由度倾向。左联曾和他展开论辩,批评了他的文艺倾向。通过论辩,左联也检讨了理论上的策略欧尚:“左“的错误。 语丝》周刊创办于1924年11月,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以倡导这种幽默泼辣的“语丝文体”而获“语丝派”的称号。鲁迅被称为语丝派主将,语丝社成员有:周作人、林语堂、章川岛、孙伏园等。 莽原社、未名社是20年代中期成立于北京,得到鲁迅扶持的青年作家社团,办有《莽原》、《未名》 1927年冬南国电影剧社改组,正式定名南国社,南国社是出自创造社的田汉领导创立的一个综合性艺术社团,以戏剧的成就与影响最大 街头诗歌运动:1938年,田间来到延安,发起街头诗运动,积极提倡“抗战的,民族的,大众的”诗歌。所谓街头诗,就是群众的诗,经是抄写在村庄的门楼、墙壁上或印成传单散发的通俗的政治鼓动诗,也叫墙头诗或诗传单。田间的街头诗最为突出,结构上采用“阶梯式”分行形式,诗句短而有力,节奏感强,在群众中广为流传,起到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作用,被闻一多称为“时代的鼓手”。 象征诗派:20年代中期,中国诗坛出现了以李金发为代表的早期象征诗派。象征主义最主要来源于法国,李金发是第一个把法国象征主义介绍到国的诗人。他于1925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微雨》,标志着象征诗派由理论倡导走向创作实践,为中国新诗艺术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五四文学革命—是指五四时期由胡适、陈独秀、李

文档评论(0)

yoush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