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教学设计 教案.docx

第一节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教学设计 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 (2)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尝试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3)掌握营养级与食物链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调查和分析生态系统,培养学生调查实践、合作交流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归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理解生态系统各组分的相互关系及食物网,渗透普遍联系的辨证观点的教育; (2)通过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渗透“人是生态系统中一员”的观点,从而对学生进行生态观点的 教育。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类型。   (2)食物链和食物网。   (3)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4)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以及各组分之间的关系。 难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类型。   (2)生态因子的种类。   (3)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以及各组分之间的关系。   (4)建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图示模型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 4.?? 标签 生物,苏教版,教案 ??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根据你所完成“观察非生物因素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也可观察家庭花卉盆景的生长状况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的课外生物科技活动,完成由感性知识向理性知识的转化的实践。请你问答:给过敏性鼻炎患者闻花香,患者会怎样? 学生:会立即打喷嚏。 教师:将水洒在含羞草的叶片上,叶片会怎样? 学生:立即合拢。 教师:将蚂蚁放在三角烧瓶中加热,蚂蚁会怎样? 学生:随着温度的升高,蚂蚁活动加剧直至死亡。 师生共同分析:从上述例子不难看出,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因此,我们把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教师:根据有无生命的特征可以把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素和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指周围环境中的其他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生物的个体和种群。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等很多种,下面我们重点讲述光、温度和水这三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 环境、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的概念及关系 阅读课本P75-76相关内容,思考并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问1〗对一只生活在田野里的蝗虫来说,它的环境因子包括哪些因素? 【讲述】田野中各种植物和蛇、蛙等动物,同时包括田野里的其他蝗虫;阳光、空气、温度、土壤等因素——即生物体外部的全部环境因素。 〖问2〗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是同一个概念吗? 【讲述】不是。环境因子是指生物体周围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物生存的所有因素,而生态因子只指其中的直接影响因素,如温度、水分、阳光、空气等是直接影响的,而海拔高度、水域深度等不能直接影响,只能通过阳光、温度、气压等影响生物,这些属于环境因子,而不是生态因子。因此,可以将生物体周围的环境因素分为两大类:一是对生物的生存有直接影响的称为生态因子;一是对生物生存无直接影响的称为非生态因子。即: 〖问3〗如何理解谢尔福德耐受定律? 【讲述】谢尔福德耐受定律表明,每一种生物对每一个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的范围被称为能耐受范围(这个范围又称为生态幅),而能耐受范围中又存在着一个最适范围(又称为最适区),耐受范围的两端(即除去最适范围所剩的部分)为生理受抑区,若再往外延伸超出能耐受范围后,则为不耐受区。 〖问4〗温度对动、植物有哪些影响? 【讲述】⑴影响植物的分布:寒针温阔,南橘北柑。苹果、梨不宜在热带栽种,香蕉、凤梨不宜在寒冷地区栽种。在我国沿海岸线从南往北,植物群落的分布特点是: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北方针叶林。高山植物的垂直分布特点是:森林→灌木林→高山草甸→雪线。类似于从南到北不同纬度上的植被分布情况。 ⑵影响动物的形态:寒大热小。北极熊体大,黑熊体小。 ⑶影响动物的生活习性:知了在24℃以上才叫,蛇冬眠,箭猪夏眠。 ⑷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速度:猪在18—20℃时增重最快。 〖问5〗光照对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否有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讲述】有。光对生物的影响包括光照强度、光质(即光的波长)、光照时间三个方面: ⑴植物:光对植物的影响概括为: ⑴日照时间影响动物的繁殖:许多鸟类在春夏之际交配繁殖。 ⑵光照影响动物的活动时间:蝴蝶在白天活动,飞蛾在夜晚活动。 ⑶光照影响动物的习性、视觉:某种雷鸟冬天白羽,夏秋褐羽;鸡夜晚看不到。 〖问6〗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水,水分对生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