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系统限界检测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 线路限界检测方案 合肥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2016年2月 编制目的及依据 编制目的 为保证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列车的运行安全,在3月1日列车上线投入使用前必须检测车辆限界内是否有设备或管线侵线。为便于快速有效安全的检测设备限界,编制此方案。 编制依据 地铁列车运行安全要求。 设计图纸。 限界检测车尺寸及坐标值GPC30B2-XJG1.00 《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GB/T10411-2005《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3;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TB10009-98);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工规范》(TBJ208-98);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质量评定验收标准》(TBJ10421-200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4轨道专业及信号专业负责轨道线路排路及行车瞭望,并保证轨旁设备安装完毕,复测合格。 2.5屏蔽门专业负责在检测前检查滑动门、应急门状态,确保滑动门、应急门可正常开启和关闭。 2.6设计单位、各专业监理单位等负责旁站见证。 2.7地盘管理单位 确认对讲机、摇把等工器具到位情况。 内燃机车联挂线路与限界检测车,提前开启线路与限界检测车上的线路限界检测装置。 指挥人员、瞭望人员及工程车司机在驾驶端,检测人员、随车人员在线路与限界检测车上。指挥人员下命令行车,内燃机车联挂线路与限界检测车行驶至线路限界检测区段起始位置,线路限界检测开始。检测过程中存在检测不合格的区段应停车并在现场进行标示,然后填写《线路限界检测记录》 行车过程中,司机和瞭望人员应确认线路道岔是否正确,并作呼唤应答,应在弯道或视野不好等情况下提前减速并鸣笛警示。 按照低速的原则进行线路限界检测。 线路限界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做好线路限界检测记录。 行驶至线路限界检测区段终点位置后停稳,线路限界检测结束。 原路返回车辆段,行车速度与线路限界检测时相同。 如遇影响行车的障碍时指挥人员应下达命令及时停车,并联系相关专业人员处理,处理完毕后由指挥人员确认是否行车。 到达车辆段后,内燃机车入库,行车结束。 线路限界检测结束后,检测人员根据检测记录完成线路限界检测报告。 限界检测主要设备: 内燃机牵引动力、轨道平板车及限界测量装置组成。 事故处理 在行车过程中,遇到影响行车的障碍时,指挥人员应及时下达命令停车,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查看处理,处理完毕后由指挥人员确认是否继续行车。 工程车发生故障,及时排除处理,避免耽误时间。 检测设备发生故障,使限界检测车不能继续进行,记录详细故障原因。 发现危及人身、设备安全时,随车人员须当机立断采取措施,以防止意外发生。 注意事项 检测车组安全性能良好,检测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车速行驶。 检测作业应统一指挥,如遇侵限及时停车。 检测组人员按照规定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 检测平板车四周搭设栏杆,人员应站在不影响司机视线一侧,距限界检测框保持3米以上的安全距离,车组未停稳严禁人员上下。 检测区段 始终保持试验过程中 行车时司机注意瞭望,有情况及时鸣笛减速。 施工请点单位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试验时间内不予批点。 严格执行地铁公司制定的相关安全规章制度。 线路限界检测记录 1、位置: 站 至 站 2、线路限界检测行车路线: 3、检测情况记录: 里程: 至 侵限: □ ; 未侵限: □ 里程: 至 侵限: □ ; 未侵限: □ 里程: 至 侵限: □ ; 未侵限: □ 里程: 至 侵限: □ ; 未侵限: □ …… 4、检测问题记录: 测量单位: 测量人员: 日 期: 设计单位: 设计代表: 日 期: 监理单位: 监理工程师: 日 期: 限界检测应急预案 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限界检测作业中轨行设备需要在轨道上运行,潜在危险或因自然灾害及不可抗拒因素随时可能发生事故,为保证事故发生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确保行车安全和铁路线路畅通,保障人员的生命和健康安全,结合轨行设备在线路运行和施工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应急救援组长:辜毓星 应急救援副组长:李宁 朱万强 (应急指挥和指导救援) 成员:刘长晞、史云生、赖文启、周钊以及第一、二作业队全体人员(负责实施现场救援) 外部援助机构:各属地管理单位、铺轨、弱电、公安、医院等机构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1、轨行设备运行或施工中,因设备故障造成区间或站场抛锚,影响行车; 2、轨行设备运行或施工中,脱线造成中断行车; 3、轨行设备运行或施工中,造成人员伤亡或路外伤亡事故; 4、因其它不可抗拒或外来因素造成的设备事故和人员伤亡。 通告程序和报警系统

文档评论(0)

糖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