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民间乐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哈萨克族民间乐器

哈萨克族民间乐器 各种库布孜 阿得尔那 达布勒 中国论文网 /7/view-7216826.htm   民间乐器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哈萨克族民间乐器既独具特色、种类繁多,又丰富多彩,是哈萨克族宝贵的精神和艺术财富。哈萨克族能歌善舞,乐器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许多哈萨克族人不仅会弹奏一到两种乐器,而且家里还拥有“冬不拉”“库布孜”等乐器。   哈萨克民族世代传承的民族遗产,包括文化艺术在内的歌舞、音乐等艺术形式,无不是适用于畜牧业经济发展和游牧生活的创造性文化。 “歌与马是哈萨克人的两只翅膀”,这里的“歌”并不仅限于“诗歌”本身,还包括丰富的情感和由此产生的金歌美曲以及与此有关的一切文娱活动。同样,为艺术服务的民间乐器本身作为一种艺术也经历了历史沧桑而流传至今。   哈萨克族民间乐器,既独具特色、种类繁多,又丰富多彩,是哈萨克族宝贵的精神和艺术财富。这些乐器可分为弹拨乐器、拉奏乐器、吹奏乐器、摇晃乐器和打击乐器等。 哈萨克民间乐器   弹拨乐器   在弹拨乐器中,冬不拉是哈萨克民间最流行的传统乐器,更是哈萨克族人们精神的支柱,多在节日或喜庆日子里演奏或为歌舞伴奏时使用。冬不拉的种类繁多,常见有两种:一种音箱是三角形,哈萨克族人以近代大诗人阿拜命名,叫“阿拜冬不拉”;另一种音箱是椭圆形,以哈萨克族民间阿肯江布尔命名,叫“江布尔冬不拉”。这两种冬不拉,外形不同,音色也各有千秋。   冬不拉音量并不大,但音色优美。演奏的基本方法是弹与挑,一般弹用于重拍,挑用于轻拍。运用冬不拉不同的演奏技巧,能够形象地表现草原上淙淙的泉水、清脆的鸟鸣、欢腾的羊群和骏马疾行的蹄声等。弹奏的力度和速度可有多种变化,尤宜于表现快速乐曲。演唱者既可用于自弹自唱,也可用于独奏或乐器合奏,表现力非常丰富。而且它轻便,易于携带,适合于草原上迁徙不定的生活。 民间乐器合奏   除冬不拉外,“谢尔铁尔”“杰特根”“阿得尔那”等也是音色优美的弹拨乐器。   谢尔铁尔是哈萨克民族在节日或喜庆日子里常用的一种弹奏乐器,形状近似冬不拉。它是由整块木料凿成,琴腹粘一层皮革为音箱,一般长约65厘米~70厘米,多数为两根弦,也有三根弦的。琴弦常用马尾丝直接固定,用公马尾丝制作的为佳品。   杰特根琴身长1米左右,呈长方形,用整块木头雕凿而成,木盆状音室,用马尾丝固定7根弦,弦下由7枚畜踝骨当琴码。杰特根无松紧弦的琴轴,而是通过左右移动作为琴码的踝骨来调节音调高低。由于琴有精良的共鸣箱,备有较多的琴弦,所以弹奏起来音量大,音域宽,音色优美动听。   拉奏乐器   拉奏乐器主要有“库布孜”“赫勒库布孜”等。   库布孜是用整块木头雕凿制成,呈弯柄勺形,琴颈短,琴腹是大勺状,全长60厘米~70厘米,音箱腹面张开,背面下部蒙有骆驼羔皮或羊皮。演奏时,两膝夹琴,一手按弦,一手用马尾弓拉奏。琴声与小提琴相仿,演奏方法较小提琴复杂。现代库布孜改进后,拉奏起来声音细腻、深沉、典雅、柔美,富有表现力。   哈萨克族人十分崇拜和珍惜白天鹅,把它与民族起源联系在一起。哈萨克族人不射杀天鹅,忌吃天鹅肉,认为伤害天鹅,必然会遭遇不幸,并把天鹅描绘为美的化身、美的源泉及纯洁、忠贞不渝的爱情的象征和伟大母亲的缩影。每年春季作为候鸟的白天鹅飞回水草茂盛的北方草原时,哈萨克族人认为“天鹅归,鸿运降”,并致以最虔诚的崇拜。也因此,哈萨克族库布孜曲中有许多模仿白天鹅声音的曲调,形象逼真。   吹奏乐器 库布孜演奏者 各种斯布孜格   吹奏乐器主要有“斯布孜格”“斯尔那依”“萨孜斯尔那依”等。   斯布孜格,哈萨克语是“吹”的意思,是哈萨克族民间艺人最常使用的一种吹奏乐器,被哈萨克族人民誉为“心笛”。原先是用草原上的一种“从文依草”制成,如今发展到用松木、骨头、铜片、铁筒和钢管做原料。它的吹奏方法与众不同,是用喉音和吹管音相结合并同时发出音响的一种吹奏法,因此听起来是双重音。音色悠扬、深沉、细腻而典雅,而喉咙发出的持续音正好和冬不拉音调统一。   摇晃乐器   摇晃乐器主要有“阿萨塔亚克” “托合勒达克”等。   阿萨塔亚克,是握在手中摇撼发声的乐器,亦为萨满巫师跳神时所用,形同花伞,由一大一小组成,圆顶周围缀有许多小项链式的银响环,盖上雕镂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全长约1.3米。演奏时主要靠撼摇发出沙沙声,富有节奏感,故亦称“摇撼杆“或”棍棍音“。   打击乐器   打击乐器主要有“达布勒”“达吾勒帕孜”“圣达吾勒”“当格拉”等。   “达布勒” 即大鼓,是哈萨克族人一种古老的战鼓。选一块上好的木料,凿成圆形后再打磨刨光,蒙上羊皮、牛皮或其他兽皮制成。原始鼓的体积不大,常驮于马或骆驼背上。后来种类不断增加,体积也增大,并且安装了皮绳或木质把手,便于搬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