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奉泰伯千年古风,铸学校文化品牌
奉泰伯千年古风,铸学校文化品牌
摘 nbsp; nbsp;要: 学校文化是学校中形成的特殊文化,体现的是社会背景下以学校为地理环境圈,由全体师生在学校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们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及其规章制度、行为方式、物质设施等的一种融合和结晶。本文分析了梅村高中“至贤文化”的内涵。
中国论文网 /7/view-7168679.htm
关键词: 梅材高中 nbsp; nbsp;至贤文化 nbsp; nbsp;文化品牌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是一种历史现象,又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广义的文化(Culture with a big C)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学校文化是学校中形成的特殊文化,体现的是社会背景下以学校为地理环境圈,由全体师生在学校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及其规章制度、行为方式、物质设施等的一种整合和结晶,其本质意义在于影响和制约学校内人的发展,其最高价值在于促进学校内人的发展。梅村高中,是江南百年名校,在一百零二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至贤”是其文化精髓。梅村高中发展至今,创造了百年教育伟业,正是源于“至贤文化”的沁润和引领。
一、传承泰伯“至德精神”,挖掘“至贤文化”内涵
梅村高中所在地梅村(古梅里)是吴文化的发祥地。3200多年前,周太王长子泰伯体察到父亲想传位于弟弟季历的儿子,决计让王位于季历,以采草药为名,从陕西岐山来到梅村,断发文身,融入当地,筚路蓝缕,带领民众开发江南,和当地民众开挖了中国第一条运河――伯渎河,传播了黄河流域的文化文明,创立了勾吴国。孔子尊称他为“至德”,司马迁将他列为世家第一,他受到万世景仰。东汉时起即宅为祠建造的泰伯庙至今香火不断,我校恰好与驰名中外的泰伯庙毗邻,而且办学早期泰伯庙是校园的一部分,所以我校是从泰伯庙中长出来的。
民国二年(1913年),无锡县政府开一时风气,将“北夏乡第二国民初级小学”更名为“无锡县立第四高等小学”(梅村高中前身),校长谈学周,校舍则借用泰伯庙。1914年,钱挚、钱穆兄弟来校任教,钱挚系科学泰斗钱伟长之父,钱穆则更是后来蜚声海内外的一代国学大师。后来,钱穆在《八十忆双亲“回忆在七十年前,离县城四十里外小市镇上之一小学校中,能网罗如许良师,皆于旧学有深厚基础,于新学能接受融会,此诚一历史文化行将转变之大时代。”在这文化馥郁的胜地,莘莘学子发奋学习文化知识,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己任,憧憬着和平、民主、文明、富强的美丽新世界。20世纪50年代,要求学生“学会学习”;60年代,提出“德智体三板块要摆平”的方针;90年代,率先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推广“三能一化”(生存适应能力、学习思考能力、发展创造能力、人格现代化)素质教育模式,使学生初步成为具有现代人格和发展能力的人。进入21世纪,我校更是立足基础,发展潜力,注重创新,优质特色发展,办好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培育“至贤”之人。百年办学历程,历代教师与逾四万名学子共同描摹着“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百年家国梦想。
追溯一百零二年的文化积淀,我校的“至贤文化”根植于渊源的吴地文明。孔子盛赞泰伯“至德”精神,“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梅村高中以吴文化为滥觞,奉泰伯“至德”高风为圭臬,勾连历史和现实,经历百年日月洗礼和风霜荡涤,逐步积淀自己独特的“至贤”校训。“至”者,即不断追求最高境界;“贤”者,即德才兼备。“至贤”,就是不断追求德才兼备的最高境界。奉“至贤”为校训,对教师来说,就是要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作范;对学生来说,就是要做到品学兼优、知行双修。一句话,就是靠“贤师”育“贤生”。“至贤”作为校训,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彰显学校的历史气度,提升学校的境界层次,升华学校的精神品位,形成特有的学校精神,即“敏毅诚朴,至贤至德”,形成“至贤文化”。文化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影响,更是一种追求和创造,我校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创造,时刻影响和熏陶着全校师生,时刻激励和鼓舞着全校师生,著名力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南京长江大桥主要设计者钱令希先生和著名音乐理论家钱仁康先生在“至贤”校训的激励下,就读于梅村高中,步入他们“事业奋斗的起跑点”。
二、赋予“至贤文化”时代精神,推进“至贤教育”优化发展
进入21世纪,梅村高中进入了优质特色发展的崭新时期,2013年学校提出了“建设智慧学校,创新至贤教育”的优质特色发展规划,赋予了“至贤文化”新的时代精神,推进了“至贤教育”更优质地发展。一是学校核心办学理念,以一切为了师生的生态发展为根本,持续提高生命质量。二是办学思路,以梅村高中历史积淀和时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