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登-怀特历史诗学国内研究综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登-怀特历史诗学国内研究综述

海登?怀特历史诗学国内研究综述   摘 nbsp;要: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怀特被看作新历史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受到了国内学者的关注,30多年以来的研究成果颇丰,总体上可以1999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海登 中国论文网 /5/view-7138850.htm   关键词:海登;历史诗学;研究综述   作者简介:周晋,女,重庆人,1987年3月出生,研究生学历,重庆工商大学助教职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西方文论与文化。   [中图分类号]:B15 nbsp;[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3--02   海登80年代末开始,就不断有关于新历史主义的著作和论文被翻译过来,并陆续在国内出现了一些对新历史主义进行理论解读、流派对比的论文或著作。怀特被看作新历史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受到了国内学者的关注。   1、研究的总体状况   从1987年杨周翰教授在《历史叙述中的虚构――作为文学的历史叙述》中论及海登“新”历史叙事观念开始,国内对海登80篇(包括硕博论文),翻译其著作和论文集共4部,以2000年为界,可以分为两个时间段,前期(截至1999)关于海登历史主义及文学批评》等。后期研究论文增多,一是在后现代历史理论研究方面,几乎都会提到怀特;二是怀特作品的译介和相关研究资料的译介比前期增多;三是出现了许多针对怀特历史叙事、比喻理论、历史观、文本观等方面的专门论文;四是相关硕博毕业论文增多,尤其是2006年以后,针对海登10篇;五是在高校教材或有关西方文论、历史哲学的结集性著作中,多数在专章专节上提到海登   ①前期研究状况:   在中美第二届比较文学年会(1987)上,杨周翰在《历史叙述中的虚构――作为文学的历史叙述》中论及“文史相济”,赞同海登“历史叙述有某种情节结构和叙述结构的观点”,这是新历史主义在中国学界的首次亮相,为国内的史学研究和文学批评领域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方向。1990年,吉余翻译了海登1991)也收录了这篇文章(译为《新历史主义:一则评论》),将海登1991年,陈启能先生在《“从叙事的复兴”看当代西方史学思想的困惑》一文中,援引了怀特关于历史叙事的观念和分类。   1993年是新历史主义被介绍到中国的大年,对海登1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张京媛主编的《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怀特《解码福柯:地下笔记》、《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文本》、《历史主义、历史与修辞想象》等四篇文章被收入进去。徐贲、盛宁、王岳川等学者也开始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关于怀特理论的研究文章。比如徐贲《海登海登――新历史主义的文化批评和文学批评雏议》等,都是早些年研究怀特思想的重要成果。   1999年,怀特《元史学》由台湾学者刘世安在台湾翻译出版,大陆学者陈新2004译本参考了刘先生译本。在面对怀特的新的历史观念下,也有一些学者对其弱点进行了批判。如王岳川《新历史主义的盲区》(1999),对怀特和其他新历史主义者的“虚构”历史的观念进行了批判。而台湾旅美学者邵立新则认为怀特的《元史学》“无中生有”、“指鹿为马”、“逻辑混乱”,邵立新认为按怀特的方式,不可能增进读者对历史的理解,怀特实际上是“借肯定意识形态倾向对历史作品的影响来否定历史知识和科学知识的科学性和现实性”。   ②后期研究状况   新千年开始至今,国内对海登   首先,怀特作品翻译明显增多。海登4部被翻译过来,分别是:陈新于2004年翻译出版的《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陈永国和张万娟于2003年翻译出版的《后现代历史叙事学》;董立河于2005年翻译出版的《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与历史再现》(1987);董立河于2011年翻译出版的《话语的转义:文化批评论集》(1978) ;另翻译了没有入集的论文、采访等若干,如《“形象描写逝去时代的性质”:文学理论和历史书写》(2001)、《世界历史的西方化》(2005)。   一些国外学者的研究论文或者访谈被翻译过来。如C“隐喻的转向”》里面谈到了作者对历史叙述和新历史主义观点的看法。2007年,彭刚翻译了埃娃――海登怀特访谈录》,2008年《史学史研究》刊登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历史系教授乔治诗歌之间的历史编纂――对海登2007年,江政宽翻译出版了基思“历史是什么?”――从卡耳和艾尔顿到罗蒂与怀特》。埃娃2007年由彭刚翻译过来。该书作者堪称西方研究海登录,其内容涉及怀特自身对其理论评价。   其次,国内学者专门研究的成果增多。论文上,这个时期有近50篇讨论怀特及思想的文章,其中硕博论文约10篇。其中,张进的《历史的叙事性与叙事的历史性――海登――海登可能是认同历史学作为“一门技艺”的学科,学界对怀特理论的误解低估了其应有的价值。但出版的专著基本上为博士论文形式,

文档评论(0)

cby201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