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止血药详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节 止血药 【概述】 1. 定义 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治疗各种出血病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止血药。 2.分类、特点及适应证 1)凉血止血药 味多苦、甘,性寒凉,入心肝经。 血热妄行所致之出血病证。 2)化瘀止血药 味多苦,性温或寒,入肝经。 瘀血内阻,血不循经之出血病证。 3)收敛止血药 味多涩,性多平,入肝、脾经。 内无实邪之各种出血证。 4)温经止血药 味多辛,性温热,入肝、脾经。 脾不统血,冲脉失固之虚寒性出血 3. 使用注意 1)凉血止血药和收敛止血药,易凉遏敛邪,有“止血留瘀”之弊,故出血兼有瘀滞者不宜单独使用。 2)对实热方盛或有瘀滞的出血证,不宜用收敛性强的止血药。 3)出血过多,气随血脱者,当急投大补元气之药,以挽救气脱危候。 4)止血药是否炒炭,应视具体药物而定,不可一概而论。 一、 凉血止血药 【药用来源】 为菊科植物刺儿菜或刻叶刺儿菜的地上部分或根。 【性能特点】 【药用来源】 为菊科植物蓟的地上部分或根。 【相似药物比较】 【药用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根。 【性能特点】 【临床应用】 1. 用于血热出血证。 尤善治下焦之便血、痔血、崩漏下血等。 1)便血,~生地、白芍、黄芩、槐花 (约营煎) 2)痔疮出血,~槐角、防风、黄芩、枳壳 (槐角丸) 3)血热崩漏下血:~生地、黄芩、丹皮 (治崩极验方) 4)血痢,~甘草 (地榆汤 ) 2. 用于水火烧烫伤,湿疹,疮疡痈肿。 (为治中小面积水火烧烫伤要药) 中小面积水火烧烫伤:~大黄粉、煅石膏等。 湿疹:浓煎外洗。 疮疡痈肿:~双花、连翘等同用。 【使用注意】 对于大面积烧烫伤人,不宜使用地榆制剂外涂,以防其所含鞣质被大量吸收而引起中毒性肝炎。 【用量用法】 【药用来源】 为柏科小乔木植物侧柏 的嫩枝叶。 【药用来源】 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茅 的根茎。 【相似药物比较】 芦根 甘寒 肺胃膀胱 白茅根 甘寒 肺胃膀胱 ☆艾叶 《名医别录》 ☆艾叶 《名医别录》 艾叶 《名医别录》 【应用】 1.出血证。本品气香味辛,温可散寒,能暖气血而温经脉,为温经止血之要药,适用于虚寒性出血病证,尤宜于崩漏。 2.月经不调、痛经。本品能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尤善调经,为治妇科下焦虚寒或寒客胞宫之要药。 3.胎动不安。本品为妇科安胎之要药。 外用,温煦气血,透达经络,为温灸的主要原料。 艾叶 《名医别录》 【用法用量】 煎服,3~10g;外用适量。 温经止血宜炒炭用,余生用。 △炮姜 《珍珠囊》 [来源]为姜科植物姜的块茎炮制品。 三、 化瘀止血药 【药用来源】 植物形态 【处方用名】 【性能特点】 【临床应用】 1. 用于人体内外各种出血证 。 本品有如下特点: ①止血作用广泛,药效卓著; ②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 ③止血又定痛; ④几乎无毒副作用。故有“止血神药”之说。 对人体内外各种出血,无论有无瘀滞,均可应用,尤以有瘀滞者为宜。单味内服、外用或配伍皆可。 2. 用于各种瘀滞疼痛与跌打伤痛。 常单独应用,或配合活血、理气等药同用。 【用量用法】 【药用来源】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根及根茎。 四、 收敛止血药 【药用来源】 本品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块茎。 植物形态 【性能特点】 【临床应用】 1. 用于体内外多种出血证 。 尤为肺胃出血要药。 肺阴不足,咳血:~枇杷叶、阿胶 (白及枇杷丸) 胃出血之吐血、便血:~乌贼骨 (乌及散) 外伤或金疮血不止:~白蔹、黄芩、龙骨 ( 外用) 现用治肺结核空洞咳血,有止血,促进病灶愈合,痰菌转阴作用。 亦多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 【临床应用】 2. 用于疮疡肿痛,溃疡久不收口,手足皲裂。 白及又有消肿生肌之功,用治疮疡,不论已溃未溃均可应用。 如疮疡初起未溃,~银花、贝母、天花粉、乳香等; 如疮疡已溃、久不收口以及手足皲裂,有可奏生肌敛疮之功,往往研粉外用。 【使用注意】 【药用来源】 为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龙芽草 的全草。 3~10g,煎服。如研粉吞服,每次1~1.5g;亦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外掺或调敷。 退出 三七 茜草 ???????????????????????????? 尤为妇科调经要药 白及(A) 仙鹤草(B ) 白及 白及 苦、甘、涩,寒。入肺、胃、肝经。 白及 收敛止血 消肿生肌 功效 退出 白及 收敛止血 消肿生肌 白及 收敛止血 消肿生肌 * * 小蓟(A) 大蓟(B) 地榆(A) 侧柏叶(B) 白茅根(B) 小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