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伯父吴仕醒的早期新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伯父吴仕醒的早期新诗

三伯父吴仕醒的早期新诗   我曾在《〈小雅〉上的诗坛双子星――兼谈〈中国新诗〉杂志》(载《新文学史料》2015年第3期)一文中提到: 中国论文网 /5/view-7254853.htm   现代诗坛上的兄弟诗人不多,难得的是,他们和《小雅》编者吴奔星及其兄长吴仕醒、路易士(纪弦)、路曼士(鱼贝)兄弟以及宋衡心、宋琴心兄弟都是《小雅》诗人群的成员!   悼念徐志摩的《诗人,今朝来哭你!》   吴仕醒(1910―1991)是我父亲吴奔星的三哥。70年代初期上小学期间的某一个暑期,我跟随父亲到济南时,第一次见到在山东师范学院外语系任教的三伯父。和心直口快的父亲不同,三伯父不苟言笑,大多数时间保持沉默,我对他没有亲近感,甚至有点怕他。其后不久,我在家中翻阅父亲大学时代在北平主编的《小雅》诗刊,看到一首署名“吴士星”的译诗《银色》,父亲告诉我,这个“吴士星”就是三伯父“吴仕醒”,当时他正在北京大学英语系读书。不过,因为只是一首译诗,我并没有把三伯父划入诗人的行列,直到2013年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我发现1931年12月出版的《北晨学园 哀悼志摩专号》上有署名“吴士星”的诗作《诗人,今朝来哭你!》:   平生没有哭过谁,   诗人,今朝来哭你!――   哭我智慧的夭亡,   哭我生命的无光。   在世上,曾有过你的一点点理想――   你散了“美”的种子,培了“爱”的苗,   更要实现你追求的“自由”;   心想着:怎样把这世界装潢。   我曾偶然踏过你“理想”之墙,   顿觉浑身充满了温馨的芬芳;   从此我才悟到智慧的增长,   往后的生命也不知添多少光芒。   虽然“理想”只一点点,然而也竟难实现,   茫茫宇内多被丑恶的花果给装点遍。   人人都谓这世界容量大,地幅广,   我说:它容不下诗人的“理想”。   复杂的世界容不了单纯的“理想”:   于是你便梦幻到天上。   你驭着你“理想”的翅膀在云端里逍遥飘荡,   那时想:你的“理想”不在地下许在天上?   你在白云里飞,飞,飞,   一昼夜,飞过千山万水,   终于与那摩天的峰巅相追:   诗人,没料到你的“理想”如此惨遭摧毁!   平生不曾哭过谁,   诗人,今朝来哭你!――   哭我智慧从此夭亡!   哭我生命从此无光!   十二,七号于霉湿斋   关于《北晨学园 哀悼志摩专号》,姜德明先生在《余时书话》(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一书中《纪念徐志摩》一文指出:   当徐志摩逝世仅一个月,北平即出版了一本纪念集《北晨学园 哀悼志摩专号》,结果《徐志摩研究资料》中也失记了。诗人是1931年11月19日遇难的,当时北平《晨报》副刊《学园》连续发表悼文,原定只发表两三天的纪念诗文,结果文章踊跃而来,一共出了八天的专号,最后在12月20日便出版了这本七十余页的《北晨学园 哀悼志摩专号》。封面题字者胡适,编者是《学园》编者瞿冰森。书前诗人的遗影一帧也是胡适所赠。作者多为在平的朋友,如胡适、陶孟和、梁实秋、余上沅、沈从文、郑振铎、吴世昌、凌叔华、林徽音、蹇先艾、于赓虞、刘廷芳、陈梦家、方玮德、盛成、吴宓、孙大雨、张恨水等近四十人。   从年龄及严格意义上来说,吴士星肯定算不上徐志摩“在平的朋友”。且先看一看《当代湖南人名辞典》中“吴仕醒”的辞条:   翻译家。湖南安化人。又名世醒。1932年入北平大学艺术学院、1937年北京大学结业。抗战胜利后,在善后救济总署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张家口解放军军委机要工程学院、北京外国语学院、北京外交学院讲师,山东莱阳农学院外语教研室主任。1962年后,历任山东师范学院(今山东师范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长期从事外语教学。撰有《英诗格律和英诗教学初探》、《论翻译技巧》等论文,主编有《实用翻译学》。   其中虽未提及他早年的创作情况,不过有“1932年入北平大学艺术学院、1937年北京大学结业”字样,徐志摩虽然在1931年开春后曾在北平大学英文系任教,但其当年11月就死于飞机失事,二者似无师生之谊。经我最近查实,吴仕醒1929年有作品《“幻象的残象”》连载于《河北民国日报副刊》、1930年有作品《闲与忙》刊登于《大公报》副刊“小公园”,并分别于1931年5月3日、6月21日、12月27日在《北平晨报183期。就我目力所及,这段时间是吴仕醒为数不多的创作的高峰期。联想到先父吴奔星生前的讲述,吴仕醒上世纪20年代末抵京求学,一度沉迷于戏剧,正式上大学前曾旁听过一些课程,是否向《北京晨报“于戏剧是一个嫡亲的外行”的诗人徐志摩请教过,或私淑诗人,可能性很大。   《北晨学园 哀悼志摩专号》发表的新诗作品仅8首,按先后顺序为《招魂》(孙大雨,P25)、《吊志摩》(陈梦家,P62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