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海江湾机场-60年风云沧桑
上海江湾机场:60年风云沧桑
在1945年9月4日夜,一架美军C-54运输机降落在上海江湾机场。这架飞机上的主要人物是中国军队第三方面军的两位副总司令张雪中和郑洞国。他们前来接收被日军占领了8年的上海。
中国论文网 /4/view-7246097.htm
27岁的上尉参谋黄仁宇和其他24名军官士兵也在这架飞机上。黄仁宇后来在《黄河青山》《大历史不会萎缩》等书中回忆这一刻时写道:“我们的C-54下降时,看到边缘尚有20多架驱逐机一线排列整齐,机翼、机腹上的红圆徽令人触目惊心。”“前来迎接我们飞机的日本陆军及海军军官,一点没有我们预期的不快或反抗态度。他们举止体贴有礼,甚至显得快活。”
这是1937年11月上海全境沦陷以来,中国正规军军官第一次踏上上海的土地。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通过广播发表《停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签署投降书。
黄仁宇也许知道,他当年踏足的江湾机场,在8年前淞沪会战时并非机场,而是一个水乡小镇。
两次淞沪会战
江湾机场所在地,原来叫殷行镇,又名殷家行,得名于明朝人殷清。殷清是松江府上海县人,明正德年间任上林苑录事,后抛下这个从九品的小官返乡从商,在宝山县虬江(今上海杨浦区内的一条河流)一带开店。此地因而慢慢形成集镇,称为殷行。
殷清经商后富甲一方,但乐善好施。嘉靖年间,殷行地区两度遭受灾害,殷清均出银出粮,赈济灾民。他对村民说:有能够挑土来堆在我屋后的,我拿粮食换。灾民知他不愿给人以施舍的感觉,遂纷纷肩挑送土而来。两度赈灾之后,其屋后有了一座土山,灾民还为土山砌石、植树、修筑亭阁。宝山境内仅两座山,一座是宝山,一座就是这座“依仁山”。殷清去世后,葬于依仁山。
到了清代,殷行镇最盛时,东西向的镇街有三里长,附近形成了20多个自然村。镇上庙宇林立,人烟稠密。光绪十年(1884年),殷行还开办了宝山(当时属于江苏)境内最早也是上海最早的牧场陈森记。
到了民国年间,由于殷行与繁华的虹口、航运枢纽吴淞、工业区杨树浦等地邻近,此地开始城市化,道路、电厂、实业先后兴建办起。1928年,殷行从宝山县划归上海特别市,称殷行区,面积30.27平方公里。
此时的上海,刚刚进入民国“黄金十年”(从国民政府1927年4月18日定都南京,到1937年11月20日迁都重庆)的大建设时期。政府欲在其无权管辖的租界之外,建设一个文明程度足与匹敌的新上海。殷行距政府的“大上海计划”拟建的新市中心――五角场不远,前景正是一片看好之时。
然而,很快就发生了1932年的“一”事变,中日在上海首次交战。这场战役期间,殷行处于日军驻军(虹口、杨树浦)和增兵(吴淞)的地点附近,成为中日军队拉锯战涉及的区域。时任第八十七师第二六一旅旅长的黄埔一期生宋希濂后来在其回忆录《鹰犬将军》中提及了两军在殷行附近的部署与交战:“本旅接防后,积极增修工事,并派出少数搜索部队渡过河去,施行威力侦察,与日军警戒部队常有小接触,在殷家行附近的日军炮兵,常不断向我射击。”“而我左翼部队的绕袭,更使在殷行镇附近的敌军炮兵阵地感到威胁。”
不过,“一”之战被双方控制在一定规模内。当年3月,中日停战。此战似乎对殷行镇破坏不大。
1937年8月13日,第二次淞沪会战开始。在此次战役前期,殷行北面的吴淞是日军的主要登陆点,到了9月6日,日军在离殷行更近的虬江码头登陆后,殷行南边不远的复旦大学、江湾镇成为中国军队“以血肉作长城”的又一阵地。历史在此处有一个巧合:在这一区域作战的中国主力部队――36师的师长,正是宋希濂。这次其部队的战区,与1932年时相去不远,多有重叠。36师血战两个多月,部队多次补充新兵(如第212团原有2000多人,迭次补充的新兵也达2000多人),阵地巍然不动。直到11月5日,日军在金山卫登陆后,36师才随全军撤退。
此次战役中,殷行北面的吴淞、宝山、罗店,西面的大场,西南的江湾、南面的杨树浦等地,都打得天地变色,死伤枕藉。而殷行居于腹地,并非要冲,故而未见有重要的战斗载于史志。
日军在华最大机场
殷行镇的灭顶之灾出现于日军占领上海之后。1939年,日军强行驱逐殷行古镇和周围几十个村的村民,将这个有400多年历史的古镇付之一炬,圈地7000亩建造军用机场,两年后完成,称为江湾机场。
据统计,1933年,殷行镇有正户3629户、附户3425户,共42229人。到了1940年,居民减为4130户,共20114人。人口的锐减,是日军杀戮和驱逐村民所致。
江湾机场成为当时远东最大的军用机场,有4个指挥台,其跑道长1500米,用三合土与沥青混合浇铸而成。多条跑道组成“米”字形,飞机可以从各个方向起降。
对于日军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