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功能视角下的女性化话语与女权主义话语.docVIP

人际功能视角下的女性化话语与女权主义话语.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际功能视角下的女性化话语与女权主义话语

人际功能视角下的女性化话语与女权主义话语   摘 要: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陆续利用系统功能语言学解读和批评文学作品,使文学评论建立在更加客观的基础上。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功能为视角,运用定性分析法对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中的女性化话语和女权主义话语进行分析,发现黑人女性要实现从女性化话语到女权主义话语的转变,必须敢于摆脱父权社会强加的重重“枷锁”,找回自我话语权。黑人女性会话交际不仅能映射《所罗门之歌》中女性形象的神秘、怪异和渺小性,亦能阐释西方主流文化及黑人社区对黑人女性的压抑及后期女性的反抗心理。 中国论文网 /4/view-7244424.htm   中图分类号: H0;H31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9-4474(2015)05-0075-07   Analysis of Feminine and Feminist Discour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personal Function ―A Case Study of Song of Solomon   Yi Xiuq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Chengdu 610500, China)   Key words: Song of Solomon; feminine discourse; feminist discourse; interpersonal function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scholars home and abroad explicate literary works based on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which makes literary criticism more objective. In this paper, the feminine and feminist discourse in Toni Morrisons novel Song of Solomon is analyzed qualitative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personal function in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Th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feminine discourse to feminist discourse, it is essential for black women to free themselves of the chains imposed by paternal society. It is also implied that black womens conversations in Song of Solomon not only mirror the mysterious and insignificant female characterization, but also illuminate the impact of the dominant culture and black community on black women and their final revolt against it.   一、引言 美国黑人女性作家托尼1931~)的中期代表作《所罗门之歌》讲述了主人公奶娃追寻个人价值和家族历史,最终完成身份认同及个人成长的历程。该小说虽然以黑人男性的成长历程为主题,但主人公的自我成长和寻根之旅却始于女人又终于女人,因此,文本中各类女性人物对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1〕。该文本存在多重叙述声音,父权社会下的男性支配地位严重地压制了女性声音〔2〕,但女性的压抑性声音在文本前后并非一直不变。国内近年来对该小说的研究大多都基于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和飞翔主题进行。其中,较有影响的是从性别、种族、文化的角度对主人公成长历程进行的探讨,以揭示奶娃在认同黑人民族文化后实现的“精神腾飞”〔3〕;也有学者以富考和多罗茜4~5〕,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的研究对文本中女性人物探究的欠缺和视角局限性。遗憾的是,该研究同样是从文学批评理论的角度来进行的,从语言学视角对该作品进行的跨学科研究仍然很少。   自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韩礼德对威廉析《所罗门之歌》会话交际中的女性化话语和女权主义话语,以阐释黑人话语所映射的女性形象的神秘、怪异、渺小及社会语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