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代水西安氏土司与周边土司关系研究
明代水西安氏土司与周边土司关系研究
[摘 要]水西土司地处贵州西北部,作为西南地区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在明代达到最盛。明代水西土司与周边的播州土司、水东土司等之间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政治地位和资源的争夺。在中央王朝的调控下,水西土司获得了更高的政治地位。研究水西土司与周边土司的关系对于更好地研究贵州地区民族关系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论文网 /4/view-7125053.htm
[关键词]明代;水西土司;关系
元明清时期为了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在云贵两省设立土司,水西土司就是其中之一。水西土司作为彝族历史上建立的政权,是彝族历史上的一个强大支脉,拥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一、“水西”的渊源
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古老的少数民族,在周朝时期隶属于“卢夷之国”,后期属于西南夷中最大的夜郎国。历史上的彝族迁徙地区众多,从四川至云南在到贵州。“水西”之称是与“水东”相对而言的,两地以乌江上游的鸭池河为界。水西彝族迁入的时间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期。蜀汉建兴三年,水西彝族头领曾出兵献粮帮助诸葛亮南征,被封为“罗甸国王”,从此建立了少数民族政权。唐朝时期,水西政权于龙朔三年被矩州刺史招抚,率众七千余户内附。而后朝廷将其分治设州,分而治之,其首领屡次受封于唐。唐代灭亡以后,转称臣于宋,被封为矩州刺史和姚州刺史。宋末后世以鸭池河为界,将其地域分为水东和水西两部分,自此有了“水西”之称。
二、水西土司概况
土司制始于元代,元代在全国设立行省,西南地区被分管与湖广、四川和云南三省。此地设有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等多种多层管理机构。由于此地地处西南山区、人口众多、民风彪悍,管辖不易,所以政府采取了土人做官。元朝时期,水西入贡,而后改称顺元路,其首领阿里成为顺元路军民总管兼宣慰同知,立总管府并任命埃里克为总管,在此地建立了土司制度,阿里夫人奢节曾反抗元朝统治,但是最终失败告终。此后在此地的统治机构变更为宣抚司。到明代蔼翠之后,赐姓安氏。自此安氏土司走向鼎盛时期,在纷繁复杂的政治中,水西安氏土司对中央政府和周边土司都存在和战关系。有明一代,普遍设立土司,思州田氏、播州杨氏、水东宋氏和水西安氏是当时的四大土司,尤以水西安氏最大。
水西彝族采取的政治制度有其鲜明特色,它实行的是政权于族权相结合的“家支”制度,军事和行政组织相结合的“则溪”制度,“九扯九纵”的土官制度。“家支”制度是由男性祖先繁衍的后代组成,每个男性的小家庭为“房”,每“房”以下即为“支”。一般来说,每传至九到十一代即分家,成为新的“家”,循环往复,繁衍生息。“则溪”制度是水西安氏按照宗法制将土地分割开来,每一宗亲都占有一块土地,形成自己的统治范围和区域,这个区域即称之为“则溪”,意思为仓库。“则溪”代表着一级行政区划,其内部人民既是农民又是士兵,即“寓兵于农”的管理体制。“九扯九纵”制是明代以来,水西地区在原有官职的基础上,加之内地的官制影响而成,此制度强化了安氏土司对于水西地区的统治,增强了机动性和灵活性。
三、水西土司与水东土司的关系
明朝初年,水西土司和水东土司之间是相互联合的状态。水西土司蔼翠和水东土司宋蒙古歹皆降明,霭翠出任贵州宣慰使,宋蒙古歹为宣慰同知。两人之后由于子嗣年幼无力执政,由双方夫人奢香与刘淑贞摄政,双方互信友好。镇守贵州的明将马煜苦于没有借口消灭彝族土司在该地的统治。奢香偶有失误,马煜借此机会便欲“裸挞”奢香,同时使水西四十八部反抗,然后一举灭之。水东土司首领刘淑贞劝解水西地区各部先上报中央,以观后效。朱元璋权衡利弊“然何惜一人以安一隅也”,将其绳之以法。奢香之子安的也效忠于朝廷,“安的局水西,最为诚恪”。此段时间双方互通有无,提高了双方在土司中的地位,在明朝廷的政治地位的提升是其他土司不能相比的。双方的经济社会互动也促进了经济发展,由此而推进了交通发展。奢香恢复的驿道有两条比较重要,分别是:从思南、偏桥经客山、草塘、水东到达乌蒙地区;另一条是从赤水、乌撒道到达乌蒙地区。这条路虽通行百余年,但在元末遭到了破坏,此道是水西地区通往四川和云南的要道也是捷径。交通发展有促进了地方经济。
永乐元年,贵州宣慰使建议下,明朝对土官进行了调整,分设水东和水西两个长官司,皆隶属于贵州都司。当时的水西土司的地位上升。水西土司的势力一度上升,以至于与水东土司产生了土地纠纷,明朝出兵干预才平息了纠纷。明朝廷将水东部分地区改土归流,设置长官司,归流管管理。明天启年间永宁土司反明起兵,水东土司在此次战争中失败,导致了改土归流,水西土司在此次战争中虽有保留,但是已是江河日下了。
四、水西土司与本族土司的关系
来自彝族支系的各土司分据一方,分布在水西土司的周围。《明实录》中记载的土司有东川、乌蒙、芒部等,他们都来源于“罗罗”。彝族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