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评唐高宗的“昏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评唐高宗的“昏懦”

浅评唐高宗的“昏懦”   【摘 要】 文章分别从政治、经济、民生、军事、用人权力、法律修订等方面阐述了唐高宗李治对唐朝的统治,认为“唐高宗外圆内方、胆大心细,敢想敢为”,对内他重视民生,完善律法,对外则开疆拓土,唐帝国的权力自始至终都掌控在高宗手中。据理驳斥了唐高宗是一位昏庸懦弱的皇帝的观点,并分析了给世人造成唐高宗是昏懦皇帝印象的原因。 中国论文网 /4/view-7163764.htm   【关键词】 唐高宗;政治才干;昏懦;武则天   一   高宗李治是唐太宗第九子,唐太宗在长孙皇后去世后亲自抚养他,而李治也并未辜负父皇厚望,得到了太宗的赞许与群臣的认可。李治为太子后,“太宗每视朝,常令在侧,观决庶政,或令参议,太宗数称其善”,使李治得到实际的政治锻炼。此外唐太宗经常在日常生活中对李治进行教导,使其了解民间疾苦,重视百姓民生。太宗晚年还亲自撰写《帝范》十二篇赐给李治,从各个方面对自己的统治经验加以总结,对李治循循善诱,要他明晰修身治国安危兴废的帝王之道。   永徽元年(650年),李治即位。他即位的当年,河东地区便发生了强烈的地震,其中晋州(他为皇子时的封地)最为严重,“天下诸州,水旱相继,关辅之地,又遇蝗灾”,刚刚身披黄袍的李治面对这些,他“诏遣使存问,给复二年,压死者赐绢三匹”,妥善安置后,还与朝臣交流,听取他们的建议。无论是处置手段,还是面对的态度,都并非一个昏庸懦弱的君主所能表现出来的。   而高宗在处置涉及皇位安稳的事件中,也并不昏懦。永徽三年(652年)高阳公主与驸马房遗爱谋反,事情败露后,高宗果断下令将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等斩首,吴王恪、高阳公主、巴陵公主等自尽。   在打击关陇贵族势力,加强皇权上,高宗依旧果敢。永徽初年,褚遂良与长孙无忌共同辅政,由于长孙无忌国舅加朝臣的双重身份,使得朝政基本被他所把持,以他们为首的关陇贵族的权力也日益增长,威胁皇权。唐高宗废王立武,削弱了关陇贵族对权力的把握和控制,维护了皇权。   高宗能够体恤百姓疾苦,虚心纳谏,他勤于政事,对犯颜直谏的狄仁杰、顶撞他的来公敏均能做到拔擢重用。在他的励精图治下,百姓安居乐业,经济迅速发展。   全国人口总数从贞观年间时户不满三百万,至永徽三年短短数年间,便达到了三百八十万户。粮食产量也上升,物价有所下降,“是岁大稔,洛州粟米斗两钱半,?p(粳)米斗十一钱”。社会生活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而在军事方面,唐高宗加强训练军队,使大唐王朝有强盛的国力。他采用恩威并重的方式来调节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在保持同大多数国家友好往来的基础上,坚决捍卫东西门户。征高丽,讨伐新罗,灭亡西突厥,平定西南蛮,维护了大唐的稳定,使唐代的疆域达到顶峰。   除了在经济、军事等方面,唐高宗在法律、思想文化的建设上,也有着辉煌的成绩。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唐律疏议》的编撰。高宗永徽二年(651年),长孙无忌等大臣对唐太宗时期的律法――《贞观律》做了一定的修订,编撰颁行了《永徽律》,作为高宗一朝需要遵行的律法。这部《永徽疏议》(史称《唐律疏议》)可以说代表了中国古代立法的最高水平。   除此之外,在对科举制度的完善方面,高宗也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同时高宗时代的科学技术也都有着较为辉煌的成果。   司马光评说:“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贞观遗风。”由此可见高宗并不昏懦。   二   世人多谓高宗李治是武则天手中的政治傀儡,并认为高宗一朝的繁荣景象是贞观旧臣与武则天努力的结果,由此得出高宗昏懦的结论。可是真实的历史告诉我们,虽然在即位之初,关陇贵族擅权,可在铲除了长孙无忌、褚遂良及其党羽之后,高宗便逐渐掌控了实权,直到死前,他对国家仍然拥有绝对的控制权。总而言之,即使在二圣临朝的时代,武后也只是在旁辅助而已。以下笔者引用部分史实。   上元二年(公元675年),“高宗苦风眩甚,议使天后摄知国政。中书侍郎同三品郝处俊曰:天子理外,后理内,天之道也。昔魏文帝着令,虽有幼主,不许皇后临朝,所以杜祸乱之萌也。陛下奈何以高祖、太宗之天下,不传之子孙,而委之天后乎!中书侍郎昌乐李义琰曰:处俊之言至忠,陛下宜听之。上乃止。”显而易见,在675年时,高宗仍然大权独揽。   调露元年(公元679年),“李义琛,永淳初,为雍州长史。时关辅大饥,高宗令贫人散于商、邓逐食。义琛恐黎人流转,因此不还,固争之。由是忤旨,出为梁州都督”。可看出此时高宗对地方实权官吏拥有任免权。   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即高宗逝世前一年,娄师德战功卓著,“上以师德为比部员外郎、左骁卫郎将、河源军经略副使,曰:卿有文武材,勿辞也!”显而易见,直到死前一年时,高宗对执掌实权的军方高级将领仍然拥有处断之权。   以上仅为茫茫史料中的冰山一角,如此多的史实均显示,直至高宗驾崩他仍然牢牢掌

文档评论(0)

cjl2016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