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意壶”中的吉祥观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如意壶”中的吉祥观念

浅谈“如意壶”中的吉祥观念   摘 要:宜兴紫砂陶,“方非一式、圆不一相”。在这些造型中,紫砂艺人们巧妙地借用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来设计壶形,大多是紫砂壶中的经典款式,其中所蕴含的美好寓意仍然深深地吸引着现代人,这也正是古人所倡导的“器以载道”造物精神的写照,是当今的创作者应该学习的典范。 中国论文网 /7/view-7119661.htm   关键词:紫砂壶;如意壶;吉祥观念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9-0021-01   吉祥纹饰是指以含蓄、谐音等手法组成的、具有一定吉祥寓意的装饰纹样。它的起始可上溯至商周时期。至宋代逐渐成熟,明、清时期为鼎盛期,达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地步。吉祥纹饰源于劳动人民的创造,人们在生活中把自己最朴素、最真实的生活愿望寄托在他们创作的艺术作品里,他们对美的感悟是多方面的,因此他们创造出来的吉祥纹饰也丰富多采、妙趣横生、赏心悦目、亲切感人。   我国的民间吉祥题材源远流长。早在商、周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出现有“吉利、康祥”、“羊”(祥)、“鹿”(乐)、“龙”等文字。在汉代的青铜镜上出现“大乐贵富”、“千秋万岁”、“延年益寿”、“寿如金石佳且好兮”等吉祥用语的铭文与之相配合。有“四灵”(龟、龙、麟、凤)、缠技纹(又名万寿藤,因其连绵不断。寓意生生不息,长乐未央)、象征如意的如意纹、象征福寿的蝙蝠纹等。以后这些吉语和吉纹代代相传。并在内容上不断充实,成为一幅具有中国民族特色、民间美学特征的民俗画卷。   玉如意是玉器中非常有趣的一种类型,对于玉如意的来源,历史上流传下来了很多种说法,一种是说玉如意来自佛教,它原本是佛具之一,随佛教而传人中国;另一种说是玉如意本来是古人用于挠痒的爪杖,因为能烧到手触摸不到的位置,让人舒服如意,因而称为“如意”。随着历史的变迁,玉如意的形状也一再发生变化,起初是一端为指状的直状物品,作为挠痒之用,而后玉如意的实用性淡化,它慢慢地变成了一种装饰品,形状自然也就不同的。玉如意开始变短,且形状日渐丰,款式极多,显得飘逸不羁。玉如意成为赏玩之物后,人们以玉如意表达祝福之意而作为馈赠之物,用于人际交住中。因此,以玉如意设计紫砂“如意壶”,寄予了美好的祝福。   如意壶端正秀美,既古朴醇厚,又简约时尚,是紫砂壶的一种经典壶型,气势非凡,结构比例十分完美,如此大品制作难度较高,而此壶既具小品之细腻,又有大品之霸气,。如意壶的壶把与昂起的壶嘴相对称,形成了流畅的线条,方中带圆的壶身显的大气美观,深受壶友的喜爱。“如意”是吉祥的化身,自古就受到人们喜爱。本人所做如意壶在传统仿古扁壶造型上加饰如意筋纹,身、盖、颈、腹、钮,错落有致,骨肉亭匀,壶的口沿与壶盖截成一条圆线,盖子盖上即合成饱满的圆线。壶流自然,壶把匀势而起,且与壶身如意贯气,壶钮为如意形桥梁式,平缓舒展合体。从壶体上来说,整器敦庞周正,犹如谦谦君子,力蕴内中,如意壶颈淡化,整器经由行云流水的线条之美呈现出一种柔而不弱的爽利感,给人以丰腴的贵妃美人体的感觉,骨与肉的亭匀感更加的均衡,造型的阴阳转换若非长期积蓄转而造物,而后以自己的功力将之千锤百炼,趋于规范。精美绝伦,而且能够在泥色的衬托下呈悠然、典雅之美。   亲朋好友见面或分别,常用“万事如意”“吉祥如意”“平安如意”等词来表达自己的祝福。玉如意的抽象寓意其实也不难理解,“如意”即“意”随人“愿”,说者诚心,听者舒心。以玉如意来装饰紫砂壶“如意壶”,寓意万事如意,即福运连连、福寿无边。玉如意的最初原型是结合了如意的头部,它呈弯曲回头之状,被人赋予了“回头即如意”的吉祥寓意。“君子比德如玉”,玉如意将玉的坚润不渝的美德与如意的吉祥寓意结合,成就了具有中国特色古祥文化的如意器物。玉如愈不是佩戴的,是摆设的,它寓意吉祥如意、长寿多福、家和兴旺、安宁平和、事业腾达、辟邪消灾等。俗话说:“玉必有意,意必吉祥。”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筛选,精炼了许许多多的优美传说、典故,各种各样的精美图案为紫砂壶雕琢玉如意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民间吉祥题材内容非常广泛,是一本生活的百科全书,渗透着吉祥观念的紫砂壶具有浓郁的华夏民族特色,就算是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仍然深深地吸引着现代人。然而,任何一项长盛不衰的工艺美术类型的传承与发展既要坚持提高其工艺技术水准,又要不断地丰富创作者的理论修养而提升其创新意识,紫砂壶的发展也不例外。它积累了历代民间艺术家的艺术创造,其中有很多优秀的东西其艺术的“含金量”是很高的。当然,其中也免不了有少量浅薄、庸俗的东西,我们要对其有鉴别的吸收,把其中意趣交融、情理合一的题材筛选出来应用于我们的艺术创作,这一类题材有着很广泛的群众基础。   综上所述,现代壶艺创作中体现民族精神、民间文化、民俗风情,从个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jl2016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