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全规程
1 目的
为杜绝死亡、重伤和各种重大事故,重大火灾事故的发生,努力把轻伤和一般设备事故控制在最低水平。制定规程和职责,包括了一般的安全知识、安全操作规程等内容。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褐煤深加工生产工作人员。
3 通则
3.1为维护装置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确保安全生产,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制定装置安全操作规程,装置员工必须认真遵守。
3.2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增强法制观念,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政策、法令、法规。
3.3严格遵守原《化学工业部安全生产禁令》和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严禁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3.4新入厂和调换岗位(或工种)的人员,未经三级安全教育或考试不合格者,不准上岗。
3.5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技术培训,取得《特种作业合格证》后,方准独立操作。
3.6进入生产岗位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在有可能被传动机械绞伤的部位(或区域)作业,不准戴手套或其它有可能被机械绞入的物品,不准披长发。
3.7禁止带无关人员进入生产区域,外来人员必面经有关部门办理手续,并在有关人员的带领下,方能进入指定区域。
3.8严格按岗位操作法操作,不准擅自把自己的工作交给他人,不准擅自从事本岗位以外的机械操作。
3.9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本岗位的工艺流程和机械性能,做到“四懂三会”,严格执行工艺指标。
3.10认真坚持装置一切设备,设施的勤检查、勤维护保养工作。
3.11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处理和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遇到危及人身或设备安全以及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等紧急情况时,操作人员有权先处理再上报。
3.12各种机械设备、工具在使用和开车前,要进行详细检查,确认安全可靠后,方能使用。
3.13各种安全、防护、消防以及信号、指示、报警装置要经常检查,定期校验,保证齐全、完好、灵敏、可靠,各种标志要齐全、完好、醒目,未经批准不准擅自拆除、移动、停用或挪作他用。
3.14电气设备、设施应符合安全标准,线路的接地(接零)必须良好,否则不准使用。
3.15凡危险作业,必须有人负责安全或监护,二人以上共同作业,必须指定一人负责安全或监护。
3.16装置员工必须会使用防护、急救、消防器材,熟悉相应的急救方法,会进行自救和互救。
3.17入塔进罐或进入设备内作业,必须使用36V以下的安全照明用具,特殊情况使用高压照明时,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并做漏电实验后方可使用。
3.18转动设备运行中,不准触及转动部位,需检修或处理时,必须先办理有关手续,等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后,并挂上警示牌,方可检修或处理。
3.19检修或处理有害介质设备或管道时,必须进行置换处理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行工作。
3.20高处作业必须办理高处安全作业票,落实安全措施,禁止向下乱抛物体。
3.21电气设备、线路的检修处理工作,必须由电工进行,其他人员一律禁止上述工作,严禁乱拉、乱接电线。
3.22仪表装置的检修工作,必须由仪表工进行,其他人员一律不得擅自检修。
3.23装置职工应注意个人的卫生习惯,现场作业后要及时做好洗净工作,进食前要洗手、洗脸等。
3.24严格遵守国务院颁发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严禁自存(带)化学危险品。
3.25严格遵循厂内交通管理规定。
3.26注意做好岗位、岗位与系统、系统与系统之间的联系。
3.27加强岗位安全巡检工作,及时处理和上报安全隐患。
3.28发生事故,要沉着、果断,服从指挥,积极处理,发生重大或恶性未遂事故时,必须保护好现场,并及时上报,同时,要尽力采取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4 公司各种危险介质、不安全因素的特性及预防、急救措施
4.1一氧化碳
4.1.2 特性:
分子量38.01,无色、无味,可燃烧气体,剧毒。人体吸入一氧化碳气体,血液的输氧功能会被破坏,引起头痛、头昏、耳鸣、眼花、四肢无力、呼吸急促、抽筋和血压增高等症状。严重时会使人迅速失去知觉,甚至死亡。当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达到0.16~0.3%时,人在1~1.5小时后会中毒死亡,当浓度增加到0.5%以上时,人在15分钟后会中毒死亡。其安全浓度为50PPm,致命浓度为0.3%(体积比)。
一氧化碳经点火后,能与空气混合燃烧,但如果不点燃,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其爆炸范围为12.5~74.3%。
一氧化碳的来源:1、提质炉内产生;2、由提质单元供给,用于干燥物料、热风炉保温、管式炉及提质炉加热燃料。
4.1.3一氧化碳伤害的预防
4.1.3.1严格执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4.1.3.2严格执行公司有关抽堵盲板的管理规定,认真办理抽堵盲板工作票并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后方可作业;
4.1.3.3进入一氧化碳高浓度区域作业时,必须严禁烟火并有气防人员监护,配戴空气呼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热封强度耐135℃高温蒸煮的CPP膜及其制备方法.pdf VIP
- 物业交接表格-全.pdf VIP
- (高清版)DG∕TJ 08-2433B-2023 外墙保温一体化系统应用技术标准(现浇混凝土保温外墙).docx VIP
- GB8478-2020 铝合金门窗国家标准.pdf VIP
- 福建福州市八县市2024-2025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pdf VIP
- 正确的员工考核评分表1.doc VIP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晋升职称无生试讲稿——22.我们奇妙的世界(1).docx VIP
- 《人工智能发展历程》课件.ppt VIP
- 十五规划PPT课件.pptx VIP
- 入党积极分子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